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行政長官競選進入實質階段/楊 堅

時間:2016-12-19 03:15:42來源:大公網

  11月14日,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提名期結束,意味着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踏入正式階段。之前,多位有意參選者或明或暗地表示,政界和媒體眾說紛紜的議論,屬於預備階段。

  12月11日,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進行投票。翌日,結果揭曉,意味着行政長官競選進入實質階段。當天,曾俊華率先請辭本屆政府財政司司長,表明將及時公布其是否參選行政長官的決定。12月15日,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宣告參選行政長官。在2017年2月14日前,人們將關注競逐2017年行政長官的候選人,有幾人、他們是誰;在2017年2月14日至3月1日提名期,人們將關注有幾人取得候選人資格,他們是誰。行政長官競選的實質階段將於2017年3月26日舉行投票為止。

  協調建制派一名候選人

  在行政長官競選的實質階段,兩大問題值得關注:一是反對派會否派代表參選?一是建制派能否協調一名代表參選?

  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建制派協調一名候選人,因為,建制派承擔着推動香港發展的主要責任,不能再遭受類似2012年第四任行政長官競選「唐營」與「梁營」的分裂。如果這一回任由所有建制派有志之士入場搏殺,建制派必定四分五裂。

  然而,沒有一位建制派有志之士擁有超卓的條件,每個人均有所長亦有所短,而且,都已屆從政生涯最後時光,協調一人殊為困難。但是,正因為既必需又困難,才需要協調。顯然,能夠協調的唯有中央。有一種觀點認為:第五任行政長官已失去由普選產生的機會,如果中央協調建制派候選人,豈不是更不民主?

  今天,西方民主的發源地英國和長期被視為西方民主燈塔的美國,均已陷入空前的民主危機。而且,這一危機蔓延至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試問:從抽象的民主原則出發而罔顧香港現實,有何意義⁈

  是的,民主是個好東西,但是物極必反,民主過度就變成不好的東西。拔苗助長,不合時宜的民主也不是好東西。何況,香港特別行政區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對於行政長官人選擁有實質任免權,也就應當領導行政長官競選產生的過程,決定誰比較符合行政長官當選人條件。香港有若干既得利益集團及其頭面人物,欲扮演「造王者」,其背後有西方若干國家撐腰。因此,建制派協調一名候選人會遭遇強力阻撓。但是,香港正處於浴火重生抑或走下坡的關鍵時刻,國家對特區的主權高於一切。

  協調建制派一名候選人,涉及特區建制一系列重要崗位的分布,如果心懷大局,有志有能者有眾多機會和頗大空間繼續服務香港、貢獻國家。

  在取得第五任行政長官選委會逾300席後,反對派有三種不同觀點:主張派代表參選;不主張派代表參選,而是視乎其他候選人的政綱,決定支持其中某人參選,即所謂「造王」;在明年3月26日投「白票」。

  反對派無力左右選情

  鑒於反對派嚴重碎片化,上述三種觀點會轉化為相應的三種行為。香港政治基本矛盾的內在邏輯決定,反對派的主流力量,以民主黨、公民黨為代表,將推舉一名候選人,此人很大可能是公民黨的余若薇。自退出2012年第五屆立法會競選後,余若薇為參與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做了近4年準備。在2016年9月第六屆立法會競選關鍵時刻,公民黨毅然決然地犧牲其「超級區議會」候選人,主動成全民主黨兩名候選人都當選,這一顧全反對派大局的舉動,為爭取民主黨支持余若薇參選第五任行政長官做了鋪墊。

  按不成文的慣例,在2012年由民主黨的何俊仁代表反對派參選第四任行政長官後,這一回應該輪到公民黨。按資歷,民協的馮檢基是夠格的,據說也有志。但是,民協在第六屆立法會競選中全軍盡墨,馮檢基連續喪失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變成政治「無業者」,也就失去了衝擊第五任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平台。

  反對派代表不可能當選行政長官,但是,通過參選,他們能增強團結,能對建制派參選人中政治立場搖擺、價值觀無異者形成不可低估的壓力。反之,將加速反對派碎片化,非西方若干國家所願見。

  民主黨、公民黨等「泛民」主流力量能夠達到選委會150席的「入閘」門檻,但是,無力左右其餘反對派選委。其餘反對派選委,有些很可能支持某個在兩大政治陣營分界線上行走的「建制派」參選人取得「入閘」資格,有些則會在投票時投下「白票」。

  有些反對派選委的政治態度曖昧或不鮮明,只要某個在兩大陣營分界線上行走的「建制派」參選人向其拋出政治媚眼,說一些同情「本土派」的話,甚至讓他們對重啟政改、推動真普選產生憧憬,就很可能形成跨政治陣營的合作。有人如果走到那一步,就是同建制派「割袍」,自毀在特區的政治前程。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