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環團料兩電四年後齊加價

時間:2016-12-14 03:15:15來源:大公網

  圖:不少商戶指,電費下調有助減輕負擔 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政府為實現2020年發電燃料組合目標,批准中電興建新燃氣發電機組,料機組對中電未來兩年電費的影響分別約為0.2%及0.4%。有環保團體估計,兩電電費在2020年後將有加價壓力,港燈未來三年電費按年減價1%至2%,2020年後有機會加價;中電則料會凍價至2019年,或視乎天然氣價格升跌作出微調,2020年很大可能加價。

  大公報記者 謝進亨

行會准中電建新燃氣發電機組

  兩電為配合政府要求,須於2020年將天然氣發電比例由現時的34%增加至50%。行政會議昨日批准中電,在龍鼓灘發電廠興建及運作新的燃氣發電機組,容量550兆瓦。按中電建議,其燃氣發電比率將由現時的25%,增至2020年約49%,有助於達至燃料組合目標。

  政府估計,新機組的總資本支出約為55.47億元,其中35.75億元將會在現行《管制計劃協議》的餘下年期,即截至2018年9月30日投入。新燃氣機組對中電2017年及2018年電費的影響,分別約為0.2%及0.4%。至於在現行《管制協議》期,即2018年之後電費的影響,政府指出,將視乎多種現時無法確定的因素而定,包括在下一份《管制協議》的准許回報率、營運成本、售電量、燃料價格等,政府承諾,會努力在達至排放上限目標,以及紓緩電費對市民的影響之間取得平衡。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出,由於天然氣價格較煤貴,令發電燃料成本上漲。同時,兩電由於需增設相關發電及儲存機組,包括中電上述龍鼓灘新機組、南丫島索罟灣水域興建的浮動儲存天然氣裝置,以及港燈一組400兆瓦的新燃氣機組(L11)。該資產將會逐年入帳,構成加價壓力。若按今年電費推算,電費或需上調10%。

  未來三年有下調空間

  然而,余遠騁指,兩電《管制計劃協議》將於2018年屆滿,預計政府屆時將利潤准許回報率由現時9.99%降至7.99%。若按去年兩電利潤估算,中電及港燈的准許利潤差額,分別達20.8億元及9.9億元,再加上兩電現時累積的燃料帳分別多達33億元及35億元,認為能抵銷部分加價壓力。兩電若將款項逐年退給市民,2020年前電費有機會凍結或下調空間。

  能源諮詢委員會委員麥萃才表示,根據兩電與政府的協議,包括環保協議,未來需要考慮到減排,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因此可能會令電費有上升壓力,但最終加幅視乎很多因素,按照現行的管制協議,加幅若在計算後低於5%,兩電原則上可加價,若超過5%,政府會決定加幅是否合理,所以加幅會考慮到市民的承擔能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