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右五)及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左四)等代表將請願信交給警方代表\民建聯提供
【大公報訊】又有大學生墮入電騙陷阱!一名中大女生,早前先後接獲三名懷疑騙徒來電,分別為自稱入境處、內地公安及內地檢察官的男子,指事主干犯刑事案及其身份被盜用作刑事案,以及被通緝;事主向家人索取7.8萬元存入該內地戶口作「保證金」,最終該筆錢被騙徒提走,事主始知受騙報案。青年民建聯昨日於灣仔警察總部請願,要求警方及保安局,加強宣傳及教育市民預防各種新式電話騙案手法。
受害女事主姓李(19歲),目前就讀中文大學一年級。據了解,李女早前接獲一名自稱入境處的男子來電,指她干犯一宗刑事案,電話隨即轉駁至一名自稱公安的男子,指李女的身份被人盜用作刑事案,要求她提供身份資料核實,並提供一個顯示為「福州公安局」的網頁,以證實自己的身份。
其後,一名聲稱為福州檢察官的男子來電,指李女另外牽涉一宗金融騙案而被通緝,要求她到內地開戶口及存入「保證金」。由於騙徒言之鑿鑿,李女信以為真,竟按騙徒指示以留學外國作藉口向家人借錢,李女透過找換店分兩次將7.8萬港元,存入自己內地戶口,並將登入資料交予對方,李女其後發覺該筆錢被人提走,始知受騙報警,警方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由東九龍總區重案組跟進。
青民聯揭騙徒手法
電騙案猖獗,青年民建聯代表昨到灣仔警察總部請願。青年民建聯主席顏汶羽指出,有學生接到自稱內地執法機關人員來電,被指涉及刑事案,要求存錢入一個內地銀行戶口,結果被騙走約一萬元人民幣;也有女學生墮網上情緣騙局,為一個寄給她、裏面疑有「大量現金」的包裹付「保險金」,結果被騙近22萬港元。
顏汶羽指出,騙徒的其他手法還包括假扮信貸中介職員,聲稱可為事主向銀行申請低息貸款,事主卻反被收取高昂顧問費,類似電話騙案的個案不斷增加,因此青年民建聯發起請願行動。青年民建聯要求警方及保安局,加強與電訊管理局商討新方法,包括研究讓市民手機查看對方來電是否由網絡電話打出,以及加強檢控違規中介或信貸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