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經濟回暖PMI雙升

時間:2016-12-02 03:15:23來源:大公網

  內地11月官方製造業PMI及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PMI(非製造業PMI)雙雙錄得2014年7月來高點。其中,製造業PMI升0.5點至51.7,已連續四個月位於榮枯線以上;非製造業PMI連續第三個月上升,較前值升0.7個百分點至54.7。雖然同日發布的財新製造業PMI回落至50.9,但仍是兩年來的次高水平。分析認為,當前經濟企穩回暖信號明確,預計今年GDP增長將保持6.7%。但關注內生動力仍較弱,明年經濟或更困難。\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海 ▉巖/岩▉

  上月官方PMI五大核心指標呈現「四升一降」。生產、新訂單指標均處擴張區間,較前值分別升0.6及0.4點,報53.9及53.2;從業人員、原材料庫存、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標低於50%。其中,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標跌0.5點至49.7,再度落入榮枯線下行;從業人員、原材料庫存則分別反彈0.4及0.3點,至49.2及48.4。從行業看,在調查的21個行業大類中,有16個行業PMI指數升至50以上,反映出多數行業初步出現恢復性回升。

  連續四月企穩榮枯線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官方製造業PMI已連續4個月在榮枯線上方,經濟增長由落轉穩的信號已比較明確。綜合五大核心指標表現研判,未來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的概率較大。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石大龍表示,官方製造業數據預示製造企業生產和內外部需求進一步回升。而從PPI、PMI等數據看,當前內地製造業在不斷回暖,宏觀經濟在逐步企穩。

  然而,更多反映中小企業表現的財新製造業PMI當月數據較前值回落0.3點至50.9。這與官方數據中,小型企業PMI回落0.9點至47.4表現一致,而當月官方數據中的大、中型企業PMI為53.4及50.1,較前值升0.9和0.2點。財新智庫莫尼塔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分析認為,11月中國經濟繼續好轉,但較10月已降溫,庫存和用工狀況都顯示企穩基礎並不扎實,警惕後期經濟轉冷風險。

  此外,11月官方非製造業PMI延續升勢再創兩年多以來高位。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指出,受「雙十一」促銷活動刺激,當月批發零售、郵政快遞、裝卸搬運及倉儲等行業經營活躍。此外,隨着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與之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PMI也較前值升5.6點,至61.1。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非製造業PMI已連續八個月高於53的較高擴張區間,非製造業雖具備穩健運行條件,但繼續大幅走高空間有限,料未來總體仍將在53以上波動。

  全年GDP增速可保6.7%

  中國首三季GDP增長為6.7%,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與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均表示,經濟運行企穩回暖跡象明確,第四季度經濟增速可維持在6.7%或較高的水平。換言之,全年度GDP增長估計可保持6.7%。李慧勇指出,考慮到上游資料價格的上漲將推高PPI,預計總盈利好轉將延續至明年首季。

  不過,興業銀行兼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關注,房地產調控等影響投資增速,明年汽車銷量或回落,令總需求回升存在「後勁不足」隱憂,未來應警惕經濟陷入滯脹風險。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同意,由於明年房地產投資減速的壓力加大;基建投資的低回報也令其高增長難以為繼,明年經濟或會更困難。

  李慧勇相信,明年二季度起經濟下行壓力將再次顯現,明年要通過保增長對沖地產下滑、汽車下滑和順差下滑的三大壓力,預計財政、貨幣政策仍會維持現基調。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