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俊和聯席主席彭一庭(左二)、益兆興業董事長林俊森(右二)、俊和地產發展董事潘志才(左一)及俊和地產高級物業發展經理梁志輝(右一)齊為菁雋命名
「一山還有一山高、一戶還有一戶細」,人類恐怕阻止不了港人終有日淪落至「企喺度瞓的殘酷」!俊和(00711)等發展的屯門菁雋,最細實用面積僅得128方呎,比規劃署規定的標準私家車位134方呎還要細,破盡本港新例後「細」界紀錄。發展商更反諷地借用龍床及大學宿舍比喻,「紫禁城再大,皇帝都係瞓張床」,「未聽過家長投訴宿舍面積太細」,到底是私樓宿舍化還是皇帝式劏房。
大公報記者 梁穎賢
港人居住空間越來越坎坷,人類已阻止不了發展商建樓越劏越細。繼尖沙咀AVA 62實用152方呎已細絕本港新例後私樓,再爆現終極劏房,老牌建築商俊和夥拍益兆興業合作的屯門菁雋,單位伙數356伙,主打上車戶,80%為開放式單位,面積最細由128至178方呎,最細僅得128方呎,不但細絕全港新例後私樓,比規劃署的標準,私家車及的士泊車位的長度及闊度標準為5米及2.5米,即是12.5平方米,換算為134.55方呎,私樓細過車位,可以想像,港人的居住空間再大亦只是一個車位。
潘志才稱概念源於宿舍
對於菁雋出現「豆腐膶」單位,俊和董事潘志才不諱言,樓盤的設計概念源於學生宿舍,「睇到學生宿舍好感動,從來都無聽過家長投訴宿舍坎坷。」潘續美化其設計概念,「時下年輕人甚少下廚,食完飯便返房,年輕人需要的只是一個房間,就算紫禁城再大,皇帝都行唔曬,都只係瞓張床。」
潘又指出,項目建細單位以旨在協助年輕人上車。配合其「宿舍」概念,菁雋大部分單位採開放式廚房設計,形容時下年輕人最重要是如何「有限空間、活出無限」。
俊和高級經理(物業發展)梁志輝指出,菁雋樓高21層,住宅佔13層,總共356伙,開放式單位約80%,面積由128至178方呎;一房及兩房各佔一成多約30伙,面積227至247方呎;兩房約30伙,365至387方呎,另有一伙700多方呎的特色戶。預計關鍵日期2018年9月30日。項目正待批預售樓花同意書,冀月內審批,盡快推售。
深灣9號提價最癲達62%
細單位繼續愈劏愈細、又愈賣愈貴之際,獨旺的豪宅驚現新例後最瘋狂加幅。嘉華(00173)等發展的香港仔深灣9號,剛修訂價單,其中七伙加價,加幅由10%起,個別狂加62%,料是新例後甚至近十年最癲加幅的新盤。
價單顯示,八座33、35樓複式A及B單位,定價由1.224億及1.20億元,狂加至逾1.97億及近1.95億元,每伙加逾7500萬及逾7400萬元,足夠買18伙天水圍嘉湖山莊細戶,加幅高達62%,加價後兩伙呎價分別高達80863及80862元,有力挑戰同區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