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立法會開幕後不到兩個月,從北京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前天在會見「幫港出聲」訪京團時明確表示,任何人、任何組織,只要堅持「一國兩制」、擁護基本法,熱愛國家、熱愛民族,中央都希望與他們交流溝通,歡迎他們到內地走一走看一看,真正了解國家的發展變化。而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昨日進一步表示,將放寬對個別人士的入境限制。換言之,香港的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或其他人士,都可以獲發「回鄉證」,可以自由回內地旅遊、探親或親身了解國家的發展。這是促進香港社會化解矛盾、凝聚共識、增進了解的重要舉措,亦是重塑香港社會國民身份認同的重要措施,是中央向特區反對派再次釋放的善意與誠意,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愛護與支持。當此關頭,反對派沒有理由繼續抱以對抗態度,應當報以最大的善意回應。市民更期望,反對派日後能改弦易轍,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原則基礎上,以「大和解」的態度,放下爭端,回到理性論政推動香港發展的立場來。
毋庸諱言,回歸近二十年來,香港的一些反對派人士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包括自己拒絕申請、主動放棄,甚至是做出一些違法的行為等等,而無法與其他市民一樣獲得回鄉證件回到內地。當中的主要責任在於反對派本身。但是一個常識告訴我們,愈是缺乏交流接觸,也就愈容易產生矛盾衝突。中央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抱以最大的包容與善意,調整了相關限制。
獲發回鄉證 期善意回應
市民應當記得,張德江委員長今年五月份來港視察之時,與包括反對派議員在內的多名議員面對面詳談時,當時有議員提出能否向反對派發予回鄉證,當時委員長表示:「問題總會解決的。」而在前日會見上,委員長對此再作出進一步的明確回應:「我們對香港社會上,任何人、任何組織,只要堅持『一國兩制』,擁護基本法,熱愛我們國家民族,我們都希望和他們交流和溝通。也歡迎他們到內地來走一走,看一看,真正了解國家的發展與變化。總之,我們對『一國兩制』充滿信心,對香港的發展充滿信心,當然其中最重要是對我們的國家、民族的發展充滿信心。」
委員長的話實際上已經傳遞出了非常清晰的信息,中央歡迎也希望與包括反對派在內的各界人士多交流溝通,也不會將他們視作是「敵人」。事實上,香港的反對派或稱之為「泛民主派」,絕大多數是擁護「一國兩制」、擁護基本法的,當中許多人對國家與民族更是抱有很深的感情。在此次反「港獨」事件中,一些反對派人士亦明確表明立場。既然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沒有分歧,在一些枝節上的不同意見,也就不應成為阻礙各方溝通諒解的理由。如今中央已經伸出了善意之手,反對派的立法會議員、前議員們和其他人士,就應當迅速作出善意的回應。如果繼續抱以「中央拉一派、打一派」、「分化泛民陣營」的政治偏見與陰謀論立場,則不僅是辜負了中央一番好意善意,更是辜負了全體香港市民的殷切期望。實際上,有了回鄉證,不僅意味着可以回到內地,更意味着更多的團體交流、內地訪問、會見對話將會在未來不斷出現,一切反對派過去夢寐以求的事都會一一出現。
底線越分明 原則更清晰
中央的善意與誠意是不容懷疑的。回歸近二十年來,中央所做的每一件事,無不是為了香港好、為了香港市民好的角度出發。但是,香港過去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傷害了全國人民的感情。如果在一些根本性原則問題上無法堅定立場,如果在一些涉及「一國兩制」大是大非問題上不能堅定態度,則不可能有溝通交流的基礎。張德江委員長前天的講話中,就再次闡明了中央的底線,將原則進一步說清。他明確指出:「要認清『港獨』的本質,堅決與『港獨』鬥爭。因為『港獨』禍國殃民。不要以為現在是極少數人在宣揚『港獨』無所謂,不能輕視,不能視而不見,不能養癰為患,必須旗幟鮮明的與之鬥爭。否則如果他們氾濫起來,首先吃虧的、首先倒霉的是香港同胞。」
當前有些輿論認為,沒有真正的「港獨」,而只有「講獨」,因此沒有必要大張旗鼓去打擊,否則只是破壞「一國兩制」雲雲。這顯然是大錯特錯的。一個基本事實是,受境外政治勢力操控下的「港獨」,其本質絕非所謂的爭取「民主」、「自由」,而是意圖將香港從國家分離出去,是將摧毀香港市民賴以安身立命的「一國兩制」制度。因此,委員長的講話,是在提醒香港社會,不要被「港獨」的政治口號所蒙蔽,絕不能任之由之,否則必將釀成大患。正如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昨天在會見「幫港出聲」訪京團時所指出的,香港市民不要做「東郭先生」,最終會被「港獨」這條裝扮可憐的「毒蛇」所害。陳佐洱會長這個生動的比喻,既是從香港市民的角度出發闡明問題,更是將原則底線進一步申明。在反「港獨」維護「一國兩制」的政治原則下,絕不容有任何越紅線的舉動。否則,必將嚴厲打擊,絕不手軟。反對派對此應當有清晰的認識。
為國家香港 與「港獨」切割
事實擺在眼前,不論是從香港廣大市民的長遠福祉角度,還是從反對派本身的發展利益角度,反對派都必須與「港獨」作出清晰、利落的切割。早前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104條作解釋,就充分表明了中央政府維護「一國兩制」的堅定決心。反對「港獨』的堅定立場,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定意志。釋法的決定,不僅得到本港法院的切實遵從落實,更得到全體市民的熱切擁護與支持。在此背景下,反對派就應當明白,如果再不與「港獨」或所謂的「極端本土」作出從形式、政治主張到意識形態上的切割,最終不僅會被市民所遺棄而失去議席,更會淪為比「港獨」更不堪的政治下場。是作出政治自救,還是作出政治自殺,反對派應有這樣的政治智慧與勇氣作出決定。
更重要一點在於,香港之所以有今日之成就,核心關鍵在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出於國家民族的大義的立場,以及維護市民根本利益的角度。為國家為香港為市民,重整旗鼓回到理性溝通務實論政的立場,是最正確的一步。繼續過去一段時間的無休止式的政治對抗、爭鬥,是沒有任何政治前途的。香港市民期望,反對派組織和人士,可以摒棄過去所抱的不必要的政治偏見,以最大的善意回應中央的善意,以最理性務實的態度去推動香港各項事業的向前發展,這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向,完全不是反對派個人意志所能轉移的大趨勢。
眼下中央提供了一個絕佳時機,反對派是時候改弦易轍,以「大和解」的態度,以實際的政治行動去體現他們的政治責任擔當。是和諧對話,還是走對抗老路;是理性看待,還是一味懷疑拒絕;是相互尊重,還是老死不相往來,善惡在一念之間,決心於一秒之內,反對派應當明白、體會、接受中央的善意和誠意。
(本文作者係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