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語言的陷阱

時間:2016-11-24 03:20:05來源:大公網

  有人問筆者,堅持和一意孤行,有什麼分別。

  如不論對錯的話,在立志進行某事的行動和意識上,筆者看不出有什麼大分別。但若真的要仔細分辨的話,無論在口語或文字的應用上,堅持一般較正面,一意孤行則較負面。堅持目標丶理想等等,是形容個人付出努力丶毅力和耐力去達至廣義上的成功,有值得鼓勵的含意。

  然而一意孤行經常被用作不理會任何人的意見,只按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明知不被看好甚至失敗而仍然要去做,有愚昧的含意。近期立法會宣誓事件,筆者發現這兩個形容詞可以共同使用。梁頌恆和游蕙禎不理會香港和全球中國人的指摘去辱華和宣揚「港獨」丶不服被高院裁定取消議員資格的事實,還說「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堅持上訴」。形容這種不服輸的心態是一意孤行式的錯誤堅持倒十分正確,事實上再一次顯示他倆仍是未升班的「小學雞」,錯完又錯。

  在梁游的立場上,他們一意孤行的堅持是他們認為「港獨」很「偉大」,可以蓋過中國政權,要香港獨立,不受中央管治。簡而言之,就是製造奪權行動。面對如此無意悔改的錯誤行為,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沒理由不堅持法治精神,把辱國反華丶刻意挑動叛亂的人懲處。辱國丶搞「港獨」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如不及早遏止,歪風會愈吹愈烈,影響深遠。

  不幸的是,一班反政府的死硬派支持者滲透政界丶教育界、傳播界和司法界,經常利用自身的專業製造社會矛盾,例如號召全港老師支持「佔中」罷課罷教的教協、每次只得一千幾百個訪問樣本的所謂港大民意調查、經常「無厘頭」投訴政府打壓新聞自由的記協、一班貌似法律界人士包括法官刻意護航或輕判明顯犯法的反政府示威者、立場傾斜長期刻意訪問反政府人士的香港電台,無分回歸前後一直崇洋媚外的「泛民主派」和其他企圖把香港脫離中國的激進黨派等,它們不斷以散播歪理、醜化中國和中國政權、分化香港與內地人民感情的言論作為「真理」,令不少年輕一族誤墮語言的陷阱,使他們做出仇視同胞丶數典忘祖、認賊作父的無知行為。   集仁琛

電郵:[email protected]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