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右)、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左)介紹選擇嬰兒潤膚露的「正面清單」/大公報記者袁碧盈攝
【大公報訊】記者袁碧盈報道:不少家長趁冬季來臨,使用潤膚露滋潤孩子又乾又痕的肌膚。但世界綠色組織調查發現,多達六成受訪者不確定自己所選購的產品,是否含有有害成分,包括可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的雌激素、防腐劑。有急症科專科醫生警告,若誤選含雌激素的潤膚露,「隨時禍延三代」,男性有機會不育;台灣甚至有八歲女童就提早出現月經。
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表示,該組織早前測試市面30個不同牌子的嬰兒潤膚露,包括Cetaphil、強生、施巴等,結果全數通過「三防方法」,即化學分析、成分篩查及生物測試,會列入「嬰兒食品和個人護理產品正面清單」。項目為期三年,測試範圍將涵蓋其他嬰幼兒用品,清單會在網頁不斷更新,料每年公布四次。
家長乏安全標準意識
余遠騁指出,上月訪問了200名育有三歲以下幼兒的父母,逾八成受訪者擔心所購買的嬰兒潤膚露的安全性,但只有22%會閱讀產品的成分標籤,反映家長對安全標準意識不足。他稱,現時政府有為嬰兒產品進行重金屬、細菌等化學分析,「擺得上架都符合安全要求」,生物測試較全面,但費用貴,「每件產品收費就介乎五至十萬元」。因此,他設立清單的目的,是希望「訂立更高標準」,協助家長選購安全產品。
急症科專科醫生司徒敬豪表示,為令消費者皮膚看起來更美,不少生產商在潤膚露加入雌激素,但世衛在2012年已將雌激素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又指年輕女性長期使用會出現經期混亂。他強調,雌激素可透過母體傳給胎兒,「用得唔好(潤膚露),會害你三代」;女童可能提早有月經;男孩則影響生殖功能。
司徒敬豪舉例稱,有一對台灣姊妹,一個月大的妹妹確診過敏性皮膚炎,全身出現紅腫、流膿;其八歲姊姊更出現月經,事後方知兩人均長期使用含有雌激素的潤膚露。他提醒市民,購買新產品前,先塗在手㬹測試會否有皮膚過敏,若出現不良反應即求醫。育有兩歲兒子的邱太表示,選購潤膚露都是由朋友介紹,目前未試過皮膚敏感,坦言有清單會更好;許太亦認為有得依從,會買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