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田北辰批評政府以委託協議模式與港鐵合作是「一切噩夢的開始」\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由政府出資委託港鐵興建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項目,工程進度受土瓜灣宋代古井考古、灣仔海床發現沉船等因素影響,有消息指工程造價超支200億元,整體造價勢破1000億元大關,超越廣深港高鐵,港鐵更被指內部審計不善,隨時引爆高鐵超支風波翻版。政府昨日對超支數字不作評論,港鐵稱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完成評估。有立法會議員表示,項目仍未完成收地,超支200億元只是樂觀估算。
田北辰料超支250億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表示,港鐵公司正評估沙中線項目費用估算,預計明年稍後時間完成,由於項目施工期較長,目前仍面對很多變數,包括已知土瓜灣站發現考古遺址,導致工程延遲一年開始,超支41億元,以及灣仔北因海中發現金屬物、何文田站及金鐘站工程、會展站上蓋發展等因素。對於昨日有報道指工程超支200億元,他稱由於不知道數字基礎,故不作評論。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昨日分別當選為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的正副主席。田北辰於會後稱,沙中線工程仍未完成收地,超支200億元可能只是「樂觀」估算,估計單是工程超支已佔約40億至50億元,古蹟保育另佔約100億元,另外100億元屬港鐵管理問題。他批評政府以委託協議模式與港鐵合作是「一切噩夢的開始」,促請港鐵董事局成立專責小組監察開支。
港鐵公司昨晚發表聲明稱,由於會展站最後一幅工地要到明年七月才移交,「南北走廊」截至今年九月底只完成40%,造價評估只能於明年下半年完成,然後正式向政府提交檢討結果。港鐵強調,有完善管治框架及程序,監管採購、合約行政及成本控制,不論按「擁有權」或「服務經營權」模式亦如是,以後者模式進行的沙中線,政府及其顧問亦有嚴謹監管和核證系統。
沙中線分為「東西走廊」及「南北走廊」,共設10個車站,「東西線」新建大圍經顯徑、鑽石山、啟德、馬頭圍、土瓜灣、何文田至紅磡新線,接通現有馬鞍山線及西鐵線,預計2019年通車,「南北線」將東鐵線延伸過海至會展及金鐘,預計2021年通車。整項工程預算為798億元,2012年獲立法會財委會批准工程撥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