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可以搶先推出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的試點平台,定位為離岸「超級市場」
【大公報訊】記者孫凌奕報道:中國外貿增長迅速,已躍升為全球最大貿易國,但是人民幣結算比例偏低。團結香港基金昨日推出的「兩地經濟研究報告」指出,不久將來,將有40%至50%的內地貿易以人民幣計價及結算,建議香港可做中國資金雙向流動的門戶,並推出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試驗平台,定位為人民幣離岸「超市」。
報告指出,2010年只有約2%的內地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到2014年已躍升至24%,此百分比相對於其他國家貿易貨幣仍偏低。對比歐元區、英國及日本在進行商品貿易時,有30%至60%的交易以本幣計價。
負責該項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教授廖柏偉表示,2014年人民幣國際貿易額佔全球逾11%,然而2016年6月數據顯示,人民幣國際交易結算的比例佔全球僅為1.9%,因此人民幣的國際交易結算比例在將來必定會快速上升。
報告又謂,作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必須搶佔先機,把握處理大部分人民幣貿易結算的機會,建議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可作為內地開放資本帳,以及推出人民幣計價投資產品的試點平台,定位為離岸「超級市場」,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多元化高流動性的人民幣計價股票及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