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樓價高企,發展商為招攬上車客,旗下樓盤開則愈劏愈細,連傳統豪宅區跑馬地也出現「納米劏房」,料成為全港最細單位。據屋宇署資料,英皇國際(00163)跑馬地奕蔭街17至19號地盤獲批施工同意書,以建一幢商住大廈,單位實用面積只有61方呎,比恆地(00012)北角尚譽還要細26%。
據屋宇署文件,英皇國際於2014年購入的跑馬地奕蔭街17至19號項目已獲批施工同意書,建一幢商住大廈,樓高21層,合共提供68伙,其中64伙實用面積只有5.7平方米(約61方呎),不但較尚譽同一份文件最細單位實用面積7.7平方米(約83方呎),大幅縮水26%;比屯門井財街項目獲批最細的單位6.6平方米(約71方呎)亦要袖珍。
屋宇署對實用樓面面積的定義,是指單位室內的面積(usable floor area),廚房、廁所及牆身等並不計算在內,較新盤推售時價單列明的實用面積細(saleable floor area)。有測量師表示,一般開放式單位的廚房、廁所及牆身等設施,共佔整個單位約60方呎,估計上述跑馬地新盤推出時,最細單位實用面積不足130方呎,勢必打破佐敦AVA62開放式單位的實用面積151方呎紀錄。
英皇國際執行董事張炳強表示,該盤平均每伙必定超過100方呎,大部分都是開放式單位,但未有實際面積數字,又認為項目罕有,計劃作長線收租用途。
萬科掃管笏路地准建洋房
同時,據屋宇署資料,今年八月份合共批出16份建築圖則。保利置業(00119)去年以每呎樓面地價逾1.5萬元投得的屯門青山灣地皮,獲批建22幢3層高洋房,總樓面約11.5萬方呎。
另萬科置業(香港)以38.22億元天價投得的屯門掃管笏路地皮,准建30幢3層高洋房,以及5幢19至20層高分層住宅,另加2幢1層高會所及幼稚園和2層地庫,總樓面約83.2萬方呎。屋宇署同時公布,今年首8個月累計私人住宅動工量達12351伙,較去年同期的12437伙回落不足1%,為9年同期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