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貿發局:港商應把握一帶一路商機

時間:2016-10-18 16:39:16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10月18日訊 (記者 李永青)香港貿發局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趙永礎指出,「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目前共有64個國家參與,橫跨亞洲、歐洲、非洲,穿越六條經濟走廊,主要目標是促進投資及商貿合作。「一帶一路」市場人口總量佔全球人口63%,但環球貿易額只佔35%,經濟生產總值亦只佔全球的30%,對基礎建設投資有龐大需求。

  據亞洲開發銀行估算,從2010年至2020年,新興發展地區投資額平均每年達到7,500億美元。而在「一帶一路」發展過程當中,還可能有已發展國家,例如澳洲、奧地利、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加入成為夥伴。

  「一帶一路」的主要投資領域包括基建、漁農業、林業、能源、鐵礦、新興工業及科技合作。香港貿發局先後對中國內地西部地區、華南地區及上海的企業進行調查,初步結果顯示237家受訪企業當中,有81.4%都考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拓商機,以買賣消費產品為主,也有少數企業希望投資於倉儲物流等行業。這些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幾乎一致需要香港或海外企業提供品牌設計及市場策略等支援服務,而香港在各範疇均有充足資源,是內地企業的首選。

  本港中小企在提供投資、貿易及專業服務三方面可謂機遇重重。在投資方面,內地企業需要本港金融服務公司協助籌集外匯資金及提供專業投資分析;同時由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並非典型的海外投資地點,內地企業需要財務盡職審查服務,包括當地法律系統是否與國際接軌、當地政府會否在達成合作協議後更改政策等風險評估,確保商業投資可以持續;會計專業亦可提供稅務策劃服務。

  在貿易方面,本港的交通及物流業可供應相關配套。而在市場進入方面,內地企業需要產品測試及認證、銷售及市場推廣、品牌策略及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趙永礎舉例,曾有一家知名的廣東運動用品公司嘗試打入東南亞時發現商標已經被註冊,無法進入當地市場。許多內地公司也不懂得在海外市場為產品定位。這些對本港中小企來說都是重要機遇。

  趙永礎表示,參考過往與東盟成員國發展貿易的經驗,可以看到本港中小企在「一帶一路」的機遇。東盟消費品市場的特點是購買力越來越強,消費者渴求「可負擔的奢侈品」以提升生活質素。過去數年,內地出口至東盟的貨品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電子產品,生產商不僅銷售手提電話等貨品,同時希望外銷更多高科技零部件。而香港的電子產品,包括資訊科技、通訊設備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去年的出口貨值佔香港總出口比例64%,是各行業之冠。

  香港具有一流的金融服務、完善的法律系統、高效的物流設施,並且擁有經營解決方案零部件的經驗,為進一步便利亞洲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提供重要平台,是內地與東盟進行貿易的有效門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