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長李萌做主題演講 大公報記者 何嘉駿攝
大公網9月24日訊 (記者 朱晉科)今次「創科博覽2016」可謂香港規模空前的科技盛會,但背後的籌備很不容易。據了解,團結香港基金是今年6月才決定舉辦,到昨日開幕不足四個月,但得到國家科技部、科學技術交流中心、香港創科界、工商界、學術界、教育界、青年界等團體的大力支持,共有75家機構、70多位教授及眾多各方人士參加。
有七位「國寶級」科學家參加今次博覽活動,最年輕的是中科院80後美女研究員和博士生導師徐穎,從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相關的研究十多年,她本來在加拿大擔任訪問學者,為了今次活動,回京沒幾天就趕來香港。此外,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墨子號」的首席科學家潘建偉教授,是一位70後,他收到活動邀請時亦一口氣就答應了。
博覽會的展品中不少都是實體物件,運來香港要費一大周折,例如從月球軌道回來的嫦娥號返回艙,就要乘坐專機來港;另外一項量子通信的精密儀,更需要使用指定的特別運送車,每小時車速不能超過60公里,從大西北開車,跨越南北大地來到香港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