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力推「轉廢為寶」 垃圾再生

時間:2016-09-20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屯門污泥處理廠「T.PARK」主打「轉廢為能」\大公報記者何進昇攝

  【大公報訊】除了改善空氣質素和源頭減廢外,「轉廢為寶」亦是現屆政府其中一大環保方向,香港每日都會產生數以噸計的污泥和廚餘,造成大量浪費。在政府推動下,位於屯門和大埔的污泥、污水處理設施,均肩負「轉廢為寶」的重任,將廢物變成可再生能源,同時減輕堆填區壓力。

  位於屯門曾咀的污泥處理廠「T.PARK」主打「轉廢為能」,每日焚化1200噸來自本地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焚燒後的污泥體積大減九成,然後才丟棄,而焚化過程產生的熱能則用以發電。污泥處理設施去年四月起投入運作,累計至今已處理約51.7萬噸污泥,將廢物「用到盡」。

  小蠔灣建亞洲最大廚餘廠

  《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2014-2022》亦是政府推動環保的另一重點,目標於2022年把棄置到堆填區的廚餘減少四成,即每日需減產廚餘約140噸。環保署正在小蠔灣建造暫時亞洲最大規模的廚餘廠,每日可處理200公噸廚餘。環保署並將與渠務署在大埔污水處理廠,推行為期六年的「廚餘.污泥共厭氧系統」試驗計劃,把在大埔收集的廚餘送到污水處理廠,產生類似天然氣的生物氣體,成為可再生能源,預計每日可處理最多50噸廚餘,目標在2018年投入服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