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政府耕耘 還市民藍天白雲

時間:2016-09-20 03:15:07來源:大公網

  藍天白雲,青山綠水,本港過去四年空氣質素明顯改善!政府近年默默耕耘,推行多項環保政策,致力將香港建設成綠色城市,在改善空氣質素和源頭減廢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隨着去年逐步淘汰超過八萬輛歐盟四期以前的柴油商業車,限制訪港遠洋船轉用低硫量柴油,本港「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錄得高至嚴重水平的總時數,一年間減少13%,效果顯著。\大公報記者 何進昇

  「以前從九龍望向港島,好像有層煙霧隔着,在馬路邊亦會見到好多貨車噴黑煙,令氣管很不舒服,但去年開始噴黑煙的車輛已經愈來愈少,空氣質素明顯改善。」環保促進會總裁邱榮光指出,本港近年的藍天日子增加,假日與朋友遠足時,遠眺景色的視野也較以往清晰,可望到更遠的地方,相信與去年淘汰柴油商業車有關。

  立法遠洋船轉低硫燃料

  空氣質素改善得來不易,有賴各項政策推動,首要是減少汽車廢氣排放,現屆政府決定在2019年底前,逐步淘汰約8.2萬輛歐盟四期以前柴油商業車,以改善空氣質素。截至今年四月底,已有近4.1萬輛柴油商業車被淘汰,包括所有歐盟前期柴油商業車,進展良好,效果顯著。2015年香港空氣質素報告顯示,錄得「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為高、甚高或嚴重水平的總時數為3358小時,較2014年減少13%,路邊監測站則錄得1926小時,減少7%。

  作為港口城市,每年有不少遠洋船駛經或停泊香港,這些船隻一般使用含硫量高的柴油,政府去年七月一日實施《空氣污染管制(遠洋船隻)(停泊期間所用燃料)規例》,規定遠洋船在香港停泊時轉用含硫量不逾0.5%的燃料,成為亞洲首個立法規定遠洋船停泊時轉用低硫燃料的城市。

  邱榮光指出,遠洋船停泊時仍需耗用燃料,以維持船隻運作,若不轉用低硫柴油,空氣污染持續惡化。他形容政府推行這項措施相當有勇氣,因為遠洋船可能因燃料成本上升而選擇不駛經香港,但事實證明有關管制非常有效。

  海事處資料顯示,去年7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有10520遠洋船航次停泊香港,啟德郵輪碼頭有26遠洋郵輪航次停泊。根據環境保護署觀塘一般空氣質素監測站的數據,同期錄得的二氧化硫平均濃度水平約為每立方米八微克,較2010至2014年同期錄得的每立方米10至12微克,下降約20%至33%,反映空氣質素改善。

  源頭減廢是政府環保藍圖另一重點,政府於2013年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目標在2022年或以前減少40%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膠袋是本港最常見的垃圾,環保署早前調查推算,去年堆填區有39.3億個棄置膠袋,較前年的52.4億個,減少25%,反映政府去年全面推行膠袋徵費,有效進一步減少膠袋棄置量。

   膠袋徵費 環保意識提高

  在北角開設生果店的施小姐說,近年明顯感到社會環保意識提高,相信與膠袋徵費有關,「很多時候顧客已經自備購物袋,毋須使用膠袋,有時候問購物量少的熟客,是否需要膠袋,大多數人選擇不用。」她稱全面推行膠袋徵費後,表明不要膠袋的顧客增加50%。

  鰂魚涌果汁店負責人吳先生稱,開業15年來都有向顧客派發膠袋,方便帶走飲品,避免滴水弄濕衣服,全面推行膠袋徵費後,顧客環保意識提高,「不少顧客主動表明不需要膠袋,所以或多或少都會派少了膠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