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兒童醫院採用綠色建築元素,並設「中央康復花園」,旨在讓病童親近大自然 醫管局供模擬圖
位於啟德的香港兒童醫院,可望於2018年起分階段啟用,首批230張病床將率先投入服務,涉及需要100名醫生與400名護士。兒童醫院行政總監李子良表示,兒童醫院將集中處理全港兒科界的「奇難雜症」,包括負責醫治全港患癌病童。各科醫護人手大多透過醫院管理局內部調配,並會額外增聘人手提升兒科治療服務,相信其他醫院兒科服務不會受到影響。
大公報記者 張 琪
香港兒童醫院預計2017年第三季竣工,2018年年尾起分階段投入服務。首階段將提供230張病床服務,約需要100名醫生及400名護士,當中大部分人手將透過醫管局內部調配和重組。李子良昨日會見傳媒時稱,醫院首階段會設有心臟科、腎科、深切治療部及嬰兒深切治療部,將會集中處理全港兒科中的「奇難雜症」。
一站式跨專科癌症服務
全港現有五間公立醫院設有兒童腫瘤科,李子良稱,兒童醫院成立後,會將所有癌症兒童集中在一個地點進行治療,並可提供一站式的跨專科癌症服務;而瑪麗醫院的兒童心臟科、瑪嘉烈醫院的兒童腎科轉至兒童醫院集中治理嚴重病例,而地區醫院則負責一般病症及跟進護理。
李子良透露,目前醫院已進入服務籌備階段,醫學界正商討建立穩固和清晰的行政和臨床管制架構,包括擬訂統一入院指引、轉介安排共識和後續治療指引,確保病人在不同階段都能在合適的醫院得到適切治理。他舉例稱,若有小朋友在私家醫院懷疑患癌,應立即送往香港兒童醫院檢查,抑或是先送往地區醫院檢查,待完全確診患癌後,才送往兒童醫院治療,這些就是屬目前商討範疇。
與大學醫學院合作科研
面對本港醫護人手非常短缺,李子良稱,每年新增病童數量相對穩定,不會持續飆升,相信未來額外增聘人手可滿足需求。他初步估計,醫院成立首階段需要100名醫生與400名護士,大多會從醫管局內部重組和調配,但強調一定不會影響其他醫院兒科服務。至於額外人手招聘將會從「提前聘任」及「中央聘任」兩大程序處理,他透露,會對新人進行職前培訓,及對醫護人員進行海外及本地培訓。
李子良又稱,兒童醫院除了進行臨床服務外,亦會與兩間大學醫學院合作進行科研,並安排兒科醫生往兒童醫院交流,推動本地醫學發展。
香港兒童醫院位於啟德發展區,由兩座各11層高的大樓組成,總面積約16.5萬平方米,設有468張病床,將提供住院及日間醫院服務,及設有科研、教學和培訓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