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柴灣龕廈「街坊七折」誘支持

時間:2016-09-13 03:15:16來源:大公網

  圖:嘉里物流集團總裁馬榮楷(右),與首席財務主管鄭志偉(左),希望新措施獲居民支持

  嘉里柴灣貨倉大廈改建為「港島紀念中心」的骨灰龕項目捲土重來,新出三招爭取地區居民支持,包括在8.2萬個骨灰龕中,撥出一萬個以市值七折售予藍灣半島、杏花邨、小西灣邨等附近屋苑業主或租戶。針對春秋二祭的交通問題,公司參考酒店訂房預約制度,限定拜祭名額。若項目獲通過,最快可望2019年竣工。

  大公報記者 梁康然

  嘉里物流的「港島紀念中心」項目,去年底將擬提供的龕位數量,由12萬個大幅縮減為8.2萬個,但仍遭受政黨與地區團體反對。城規會將於本月30日會議討論該項目的土地用途修訂申請,嘉里物流昨日向城規會遞交補充文件,新增三項「社區措施」,包括將中心稅前利潤的10%捐作慈善用途,當中約一半特別預留予中心附近的社區;七折出售一萬個骨灰龕位予鄰近居民;第三項是設立「交通委員會」,邀請區議員、居民代表等加入監察交通情況。

  萬個特惠龕設轉售限制

  嘉里物流首席財務主管鄭志偉稱,以龕位售價每個介乎10萬至15萬元為例,七折售價將約為7萬至10萬元左右。一公里範圍內的屋苑包括藍灣半島、杏花邨、富欣花園、小西灣邨等,而「居民」是指在當區連續居住最少12個月,包括業主與租客,購買時需核實身份。若反應踴躍,接獲超過一萬個認購,會抽籤決定認購先後次序,而該項目的龕位有防炒賣措施,轉售只限認購人的直系親屬。

  骨灰龕最惹人關注是春秋二祭的交通問題,嘉里物流集團總裁馬榮楷稱,傳統的骨灰龕場猶如「無掩雞籠」,拜祭人潮於春秋二祭前兩、三星期開始湧現,嘉里項目則於龕位出售時已訂明,拜祭必須事前預約。鄭志偉稱,中心設定每日及每小時拜祭人數上限,拜祭人士到達後,必須登記領取智能卡方可入內拜祭。拜祭人士預約時已選定前往的交通安排與人數,中心於春秋二祭期間,提供免費接駁巴士與渡輪,包括繁忙時段每小時兩班免費渡輪往來中環碼頭。

  該一萬個七折龕位目前未有選定位置,但馬榮楷強調,紀念中心設計有別於其他骨灰龕,龕位不會設於地面位置,由於貨倉原本樓底矮,最高的龕位也不會是拜祭者無法看到的位置。

  人流高峰每小時8000人

  嘉里根據政府骨灰龕每個龕位每小時0.103人拜祭的數據,推測紀念中心的人流,最高峰為一小時8000人次。按照其他骨灰龕的營運經驗,龕位「上位」後的兩年拜祭人數最多,隨後逐漸減少。

  馬榮楷稱,紀念中心的8.2萬個龕位,估計20至25年全部出售,營運首五至六年的服務需求最高。嘉里會把出售龕位所得金額一成撥予成立管理基金,估計可供中心營運最少80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