邨內樓高七層的蘇屋社區綜合服務大樓及升降機塔和有蓋接駁行人天橋亦已經同時落成。新聞處圖片
大公網8月31日訊(記者曾敏捷)落成日期一再推遲的蘇屋邨重建計劃第一期終落成,六座公屋大廈將於本月下旬陸續入伙。重建後的屋邨沿用舊邨樓名包括蘭花樓、壽菊樓、牡丹樓、金松樓、綠柳樓和櫻桃樓,而「蘇屋三寶」中繪有天花壁畫的「燕子亭」、「小白屋」,以及舊屋邨辦事處的石屋和前楓林樓地下及一樓,四幢建築保留作保育及零售用途。
深水埗蘇屋邨重建計劃第一期落成的六座住宅大廈之一牡丹樓。新聞處圖片
60年代初落成的蘇屋邨在2012年起分兩期清拆重建,第一期重建的六幢大廈提供2917個單位,本月下旬將陸續入伙,預計可住7600人。房屋署稱,新屋邨附設的康體設施包括戶外遊戲設施、兩個羽毛球場和一個籃球場,全部設施將會同時開放,以供居民使用。邨內樓高七層的蘇屋社區綜合服務大樓及升降機塔和有蓋接駁行人天橋亦已經同時落成。綜合服務大樓內設有特殊幼兒中心暨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嚴重殘疾人士護理院及兒童之家。
新屋邨內保留昔日的四座建築物,包括繪有天花壁畫的「燕子亭」、「小白屋」、舊屋邨辦事處的石屋和前楓林樓地下及一樓,日後會用作保育及零售等用途。據悉,房署正考慮將「小白屋」活化為咖啡室或小型食肆,早前已邀有興趣團體預備競投小白屋的營運權,有關工作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