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鄭敏怡無意競投政府的專營權 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星群」具備條件目前最接近政府「期望」。車隊接受信用卡付款、設衛星定位和司機駕駛紀錄、以便追蹤乘客失物,並有四名員工專責客戶熱線及處理投訴,及自行研發的召車應用程式,但重本投資營運一年半,虧蝕過千萬元。忠誠車行助理董事鄭敏怡表明,無意競投政府的專營權,「計過條數,請司機做200部車,司機放假要請兼職,每個月至少要蝕五萬元,唔覺得專營權係出路。」
為司機每日「包底」800元
「星群」車隊現有74輛日產NV200混能的士,鄭敏怡稱,仍會再引入多70多輛,並計劃未來陸續落地的百部金豐(Comfort)的士,座椅改用褐色仿真皮寬敞座位,車身髹上「S」字,以便識別,目標是擴充車隊至300輛,NV200及「豪華版」金豐各佔一半。連同車內裝備、保養,NV200的士成本每輛較一般的士貴10萬元,豪華版金豐則較普通版貴三萬元。她堅信,只要車輛數目夠多,將來可做到收支平衡。
她稱,「星群」來自電話、應用程式及網頁的預約數字相若,司機收入與駕駛普通的士差不多,但每更平均接18至20支旗,較一般的士23至26支旗相對舒服,不趕時間令乘客感覺服務滿意。車行不但沒收取貴租,更「包底」每日最少有800元收入,盼令司機做得開心。
「乘客要求的士方便舒適,不兜路不拒載,其實不難做到」,鄭敏怡坦言,與專營權的士競爭難免處於劣勢。對於政府指優質的士與普通的士市場不同,普通的士不會被取代,她反問:「22元與44元(起表價)的市場,怎可能完全無重疊?」
她建議,政府可在配套上提供更多支援,例如在大型車站另設「輪椅的士專線」,確保長者或傷殘人士方便乘搭合適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