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子女的暑假怎麼過?

時間:2018-06-13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家長幫子女安排暑期活動需顧及他們能力及興趣

  如何為子女安排合適的暑期活動,助他們善用假期,於課堂之外發掘個人興趣及才華,是不少家長關注的話題。不過,坊間有大大小小不同的暑期活動、工作坊等,眼花繚亂。要如何選擇暑期活動才不致為孩子造成過大壓力呢?又應如何衡量是否合乎孩子的口味呢?

  選擇暑期課外活動,通常家長面對的難題有二:誰(父母或子女)去選擇課外活動?選擇什麼活動才是適合呢?

  一派認為父母才懂得根據子女能力、選校前途及大眾口碑來做適當選擇;另一派則認為首要的兒女喜歡,才可持續下去。其實誰來選、怎麼選都要有彈性和策略,視乎孩子需要。如子女個性很強、喜惡分明,能力天分很早便顯示出來,那以孩子的興趣為優先考慮最適合。

  若孩子不大清楚又多變,家長選擇就要有策略。要培養孩子至少一樣能長期發展、家長能負擔的活動;另加一些可轉換的活動拓展孩子視野並發掘多元智能。孩子升中後,很多家長便不再計划子女的活動。事實上,很多習慣、思考模式、個人及社交行為都在青少年期形成,課外活動對中學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選定一項活動 煉出堅毅

  從社會、經濟及文化需求的人才角度來看,無論是大專院校、僱主或社區,都漸趨考慮那些具備廣闊視野、工作態度積極、對社會和國家有承擔,並且善於與人合作、樂於服務的人才,而不是那些只懂埋首課本的「應試精英」。這些特質並非單靠學科或研習書本可以培養得來,更要透過拓寬和深化課外活動而孕育。

  家長和學生要明白,藝術可陶冶性情,對個人性格發展與修為有莫大幫助。學生的成長應該在各方面取得平衡,培養多元化的學習精神。鼓勵他們堅持、長期投入一項活動,能培養他們善用時間、不放棄的精神。這些美好的學習經歷與體會,甚至能激勵鼓舞整個人生,成為全人發展的催化劑。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