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球通脹形成正反饋迴路\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董事總經理 程實

時間:2018-06-07 03:16:07來源:大公網

  「流水淘沙不暫停,前波未滅後波生。」2018年5月至今,全球貿易戰烽煙四起,地緣政治風險衝擊不斷。這表明,以美國通脹上行為起點,全球範圍內正在形成「通脹輸入─民粹崛起─單邊主義加劇─通脹輸出」的正反饋迴路。隨着這一正反饋的持續鞏固,筆者認為,美國通脹的引領作用將漸次增強,進而推動2018年全球通脹水準穩步上行。

  與危機期間的多輪通脹不同,本輪美國通脹上行主要源於實體經濟的改善,而非貨幣寬鬆的幻覺,確證了全球復甦之春的真正來臨。回顧近年美國通脹走勢,2014年10月之前,隨着量化寬鬆持續發力,以10年期盈虧平衡通脹率為指標的市場通脹預期居高不下,引導通脹水準高企。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隨着美聯儲停止量化寬鬆並轉向貨幣政策正常化,通脹預期大幅回落。2016年,由於耶倫鴿派加息的「明緊實鬆」,貨幣寬鬆力度變相加強,市場通脹預期震盪上行,後隨着2017年鷹派加息的開啟而再度下滑。

  由此可見,在上述階段,貨幣幻覺是推高通脹預期和通脹水準的主因。但長期貨幣寬鬆終遇瓶頸、難以持續,並且造成勞動力市場扭曲,形成失業率降至歷史低位而薪資增長滯緩的困境,反向抑制了物價上漲。因此,通脹預期基礎不穩,通脹回暖一波三折。與之相反,2017年以來鷹派加息修復市場結構性扭曲,夯實宏觀復甦的微觀基礎。得益於此,這一階段的通脹預期先經歷了短期下滑,擠出貨幣幻覺的水分,後在實體經濟復甦的驅動下,呈現穩健上行趨勢,並伴隨着工人薪酬、企業福利支出和居民收入的提速增長。因此,本輪美國通脹的回暖表明,作為全球貨幣政策轉向的引領者,美國經濟在告別貨幣幻覺後,增長動能和市場信心不弱反強,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的真實性進一步凸顯。

  以本輪美國通脹上行為起點,全球通脹的雙重正反饋迴路正在形成。學術研究顯示,通脹上行會侵蝕實際勞動所得、降低貨幣購買力。而中低收入階層主要依靠勞動所得,財富結構中以貨幣儲蓄為主,受到通脹打擊更大;高收入階層主要依靠資本利得,財富結構中以資產(股票、房地產等)為主,抗通脹能力更強。因此,在危機十年之後、全球民粹主義高漲之際,美國通脹上行將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助長民粹勢力崛起,進而強化國家單邊主義行為。

  輸入型通脹疊加共振

  受此驅動,一方面,貿易戰衝動加劇,導致進口消費品價格驟升,對貿易戰雙方形成輸入型通脹;另一方面,地緣政治衝突惡化,尤其是中東地區的博弈風險此起彼伏,將持續推高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對資源進口國輸入通脹。接下來,上述兩種輸入型通脹的跨國傳染,將在全球範圍形成「通脹輸入─民粹崛起─單邊主義加劇─通脹輸出」的正向迴路。這將與全球真實普遍復甦的基本面疊加共振,推動通脹提速上行,進而開啟新一輪全球通脹周期。

  從歷史經驗來看,上世紀60年代至今,美國通脹上行期通常是單邊主義行動的高發期,爆發貿易戰和局部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從當前美國通脹結構來看,2017年7月至今,PCE(個人消費支出)同比增速領先核心PCE,與上一輪美國通脹走高階段(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截然相反,表明源於國際油價的輸入型通脹正在顯現。

  2018年5月至今,上述的正反饋迴路已經展現顯著功效。貿易戰方面,美國不僅推翻此前協商成果,將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關稅,更對歐盟、加拿大等傳統盟友徵收鋼鋁關稅,全球貿易戰烽煙再起。地緣政治風險方面,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協議,意大利民粹主義政府組閣一波三折,與西班牙首相的下台形成共振,全球供給側恐將再度遭到嚴重的成本衝擊。綜上所述,隨着正反饋迴路的日益鞏固,美國通脹的引領作用將漸次增強,有望推動2018年全球通脹穩步上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