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韓正南下調研 灣區地位彰顯

時間:2018-05-24 03:15:34來源:大公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本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南下廣東,調研自貿試驗區建設和深化粵港澳合作等工作。這是韓正十九大出掌新職後首度南下,時機亦正逢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出台前夕,此行受到各方高度關注,實屬必然。

  據內地網媒報道,韓正先後到過廣東自貿試驗區珠海橫琴片區、廣州南沙片區、深圳蛇口片區,與香港特區只差「一步之遙」;但可以確信,香港特區的未來與發展一定會出現在韓正副總理的視野範圍之內,包括香港在整個灣區經濟總體規劃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

  正如韓正昨日在深圳主持召開擴大開放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所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要高質量高起點做好大灣區規劃建設,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一部分,而且由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部署和推動,這一提示,不僅是韓正此行傳達的一個重要訊息,更是港人社會包括特區政府在認知上的關鍵所在。不能正確認識和理解此點,香港特區就不可能在灣區建設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和發揮應有的作用。

  事實是,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上議事日程以來,隨着中央和特區政府做了大量相關的工作,「大灣區」三字在港人社會中雖未至耳熟能詳,最少已不算完全陌生。但不容否認的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根本性質、目的和意義,自一般市民、政界以至工商金融業界,其理解與重視程度,與習總書記親自抓的「國家戰略」這一「層級」仍有較大距離。一般市民是只知有個大灣區而不知所幹何事,業界人士則多視之為又一個投資「搵銀」機會;反對派政黨的反應則更為「搞笑」,有傳媒記者日前向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查詢大灣區9+2名單,十居其九只能說出其中幾個城市的名字,能答齊的一個也沒有,但連名單也還未弄懂,反對卻已「不遺餘力」,包括質疑大灣區規劃是要「模糊一國兩制」、「將香港內地化」等等。

  因此,眼前對港人社會和特區政府來說,當務之急就是要急起直追,把大灣區建設對特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向全社會反覆講清楚。香港彈丸之地,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等「老本」不能「食過世」,創新科技等新興產業還在起步階段,司法制度和金融法規、國際網絡等體制傳統優點也有「敝帚自珍」之虞,但相反,所有這些香港的既有優勢如果能夠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則不僅正好卯合「香港所長、國家所需、灣區所需」大局,更可「一登龍門,聲價十倍」,更能彰顯出香港在「一國兩制」下另一制的優勢,即使不當個「龍頭」,最少也是個廣受歡迎、大展身手的骨幹角色吧?

  香港不能錯過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特區唯一出路,信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