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內地資管新規利好金融業龍頭

時間:2018-05-20 03:15:20來源:大公網

  圖:資管新規可令銀行業有更公平環境經營資產管理業務

  內地上月公布資管新規最終稿後,A股走勢明顯有「起色」。資管新規最終稿做到匡正內地資產管理行業的作用,讓銀行獲得更公平的經營環境,發展資產管理業務,而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將可以降低市場發生調整的風險。當然最終稿的影響面並不限於金融業。證券界認為,在處置理財產品持有非標準債權資產的過程中,對基建及房地產行業造成沉重壓力,在行業整合過程中,龍頭企業將是受惠者。\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2007年迷債爆煲後,香港投資者不單發現自己財富大蒸發,也發現到自己原來並不知道所投資的是何物!內地投資者現時同樣面對類似情況,因為不少非標準債權資產被銀行家打包成理財產品;投資者往往只知道產品提供8%、10%回報,而不知道他們的財富是投放在股市、樓市,抑或基礎設施項目。猶幸,過去這些理財產品有一個本金保證的「傳統」,即使發生違約事件,小市民損失非常有限。不過,隨着人行、銀保監、中證監及外匯局上月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內地資產管理行業要開始回歸正統。

  銀行資本壓力降低

  今次關於資管新規最終稿有多項受到投資市場關注的地方,交銀國際就提出四個關鍵點:第一是把過渡期由2019年6月,延長至2020年底;第二是允許發行老產品對接現有產品投資的未到期資產;第三是允許發行人使用攤銷成本法計量某些類型資產管理產品的價值;第四是允許發行人收取表現費用。

  交銀國際指出,銀行為遵守指引而需要把表外非標準信貸資產轉回表內,但會令到核心一級資本比例將平均下調51個基點,又或者通過資產證券化轉為標準信貸資產。由於過渡期延長,銀行的資本壓力降低。中金同樣指出,調整過渡期有助紓緩市場對緩衝期不足所衍生的流動性「硬着陸」的擔憂。

  資管新規最終稿對銀行還有其他重大意義,就是獲得一個更公平環境經營資產管理業務。華泰金融認為,銀行公募產品日後在投資上市股票、債券、商品、衍生工具時,毋須額外監管批核。儘管銀行未來兩年理財餘額或會下降,令到相關收入顯著收縮,但清理非標資產後,管理資產將會反彈回升。摩通看好具有良好資產管理能力的招商銀行(03968),建議避開較多「影響銀行」業務的銀行,包括民生銀行(01988)。

  對內地證券業的影響方面,中國銀河證券認為,在強監管環境下,主動管理能力強且風控合規完善的券商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由於大型券商獲得發展優勢,令到強者恆強,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中國銀河證券推薦低估值的大型綜合券商,包括中信証券(06030)、廣發証券(01776)以及華泰証券(06886)。

  除證券行業出現歸邊情況,證券界估計,內地房地產行業及基建建築行業都會有類似有強者恆強現象。該行指出,內地房地產發展商、基建項目,及產能過剩行業,過往一段時間依靠「影子信貸」獲得營運資金。因此,在理財產品的強監管下,這些行業的資金來源無可避免會受到衝擊。

  內房基建業亦受惠

  摩通續稱,在內地樓宇按揭趨緊的大環境下,監管部門敲定資管新規最終稿,對房地產行業屬於壞消息;尤其對中型(midtier)地產發展商而言,影子信貸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資金來源。故此,一些中小型發展商會迫於資金緊絀,會向大型發展商出讓持有的土地或物業項目,導致行業出現整合。

  至於基建建築行業方面,申萬宏源指出,資管新規最終稿落地,從根本上斷絕不合規的資金來源。地方融資平台再想借道信託融資難度激增,因為要滿足收益率又不需要地方政府擔保的基礎設施類項目少之又少。

  鑒於無收益的市政、低效率的基礎設施投資更難獲資金支持,迫使政府做好規劃,提高投資效率。日後基建投資主體從地方融資平台逐漸變為社會資本方(PPP),建築行業龍頭企業可以從而提高市場佔有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