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對美貿易順差804億美元;其中,四月對美貿易順差221.9億美元,較三月的154.3億美元的順差增長43.8%。受訪專家表示,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是兩國貿易、經濟結構帶來的必然結果,短期恐難大幅降低,長遠看美國應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限制,此舉亦有益於對美順差的收窄。
中金公司宏觀分析師劉鎏強調,「中國經濟總量快速趕超美國」是當前中美貿易摩擦的大背景,由於兩國經濟總量的差距將續收窄,貿易摩擦短期恐難平息。他並指,中國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度遠低於當年的日本,加之中國改革空間巨大,且內需迴旋餘地較大,不宜過分誇大貿易摩擦對中國帶來的短期利淡影響,「1、2次談判的結果,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潛力」。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也指出,對美貿易順差是中美經貿結構帶來的必然結果,「中國若大幅降低對美貿易順差,既有損中國利益,也不利於美國利益,出於貿易平衡發展角度,美國應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的出口限制」。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認為,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並未進一步演變為「關稅戰」,隨着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的訪美,中美經貿談判將逐漸走向深入,本次談判結果料對未來數月中國出口形勢構成一定影響,建議持續關注中美經貿談判走向。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昨日表示,美方希望就經貿問題同中方達成共識的願望,是積極的信號,「通過平等協商等化解分歧、處理中美間貿易摩擦符合雙方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
今年前四個月,中國對其他貿易夥伴的外貿表現方面,中歐貿易總值1.3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8.3%;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17萬億元,增長12.6%;中日貿易總值6641.3億元,增長3.8%,分別佔外貿總值14.7%、12.9%、7.3%。此外,首四個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51萬億元,增長11.6%,高於整體增速2.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