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十二日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十周年,連日全國及當地已紛紛舉辦各種紀念活動,特首林鄭月娥日前亦已宣布將聯同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往汶川出席有關紀念活動。
十年過去,對港人來說當日汶川七級大地震的震撼情景仍歷歷在目,而本來與本港無甚關連、港人也知之甚少的汶川,自那場災難之後與港人社會結下了一份不解情緣。十年前,港人社會包括特區政府、馬會、各界人士及市民捐款一百億用於災後重建,在救援工作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而更令人感動的是,川震至今的十年中,港人對汶川的關懷與幫助原來從未間斷,而且卓有成效,已經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就在昨天,本港理工大學在校內舉行了「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由災害管理到防災減災」論壇,據理大介紹,過去十年來,該校在四川開展了超過70個教育、培訓、社區服務和研究項目,受惠人數超過三萬。
理大校長唐偉章表示,該校一直積極支持汶川地震後的重建工作,尤其在人才培訓方面,他們與四川大學共建的「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至今已培育200多名災害護理、職業治療、物理治療和義肢矯形碩士畢業生。
真係唔講唔知,原來在十年這段不短的時間裏,本港理工大學校長和一群熱心師生,一直在義無反顧的延續着援助行動,為災區人民做了大量有益而又重要的工作。正如諺語所雲,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理大師生開辦課程項目、培訓專業人才的義行,與捐助一百億不遑多讓,而且效果更為長遠。
長期以來,港人社會似乎少了一點關懷、少了一點溫情,更鮮見一些好人好事的介紹。如今在汶川大地震十周年之際,理工大學師生說出如此動人的事實,實在是港人社會之光,也令人對今日的青年大學生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