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累不足
「芯」痛:技術
圖:分析指,中興事件更是暴露出國家安全的隱憂 路透社
中美貿易摩擦新一輪過招正悄然上演。美國商務部上周稱,因中興通訊向美商務部作出虛假陳述,決定未來七年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出售元器件、軟件和相關技術。消息一出市場嘩然,輿論焦點關注國產芯片的自主研發進程。業內人士指出,中國芯片產業現狀是「不缺錢,但缺技術積累,缺行業人才。」滙豐大中華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認為,如要國產芯片盡早趕上世界領先水平,還需大力改善營商環境竟而激發企業技術創新活力。/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貿易摩擦升溫背景下,中國通訊企業的美國拓市之路注定不會平坦。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上周發布報告稱,中國政府「或支持某些企業進行商業間諜活動」,以提高中企競爭力並促進政府利益,中興、華為、聯想在報告中被美方點名。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相信,美國選擇此刻對上述企業進行制裁,旨在限制中國通信企業發展,因上述企業的許多進口零部件只有美國公司才掌握。
美對中興的限制令雖令人意外,但也有跡可循。交銀金研中心首席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觀察到,前期美發布的對華加徵關稅產品清單主要針對的就是「中國製造2025」,包括信息通訊技術、航天航空、機器人等重點產業。他提醒稱,上述領域並非對美出口重點領域,美正試圖抑制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發展。
根據美國商務部禁令,美國公司不能向中興直接或通過其他國家簡介出口被禁止的商品,如芯片組,並立即開始執行。據估計,中興通訊設備中使用的部件中有25%到30%由美國公司提供,其中包括網絡設備和智能手機。
對美反擊措施已啟動
中國近年來在芯片自主研發領域投入巨大,但與世界領先水平仍存一定差距,如IC製程技術代差較歐美企業落後兩代以上,時間上遲滯三年之多。有業內人士坦言,中國芯片產業仍然面臨很多挑戰,現狀是不缺錢,但缺技術積累,缺行業人才。「雖然各地政府均組建半導體產業基金,但在發展過程中亦有浮躁情緒,甚至有部分公司依靠打磨進口芯片冒充自主產品,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在屈宏斌看來,支持國產芯片僅有資金支持還不夠,還需有一攬子的政策扶持。他對此有三點建議:一是減免稅費。中國企業實際稅費負擔全球名列前茅,僅是下調一至二個百分點效果不大;二是不能讓兢兢業業做研發的企業吃虧,要讓這些企業獲得的經濟回報大於從事地產金融等行業;三是必須完善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唯有這樣才能讓企業家及知識精英安心從事研發創新工作。
「美對中國企業的禁令,也將使美國企業失去了中國巨大的市場。」黃志龍相信,是次事件中,中國最好的反制就是加速推進「中國製造2025」和5G技術,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不受制於人。
此外,面對貿易摩擦升級勢態,中方未來或有針對性回擊。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預計,中國有可能對美資企業進行嚴密核查,並處罰那些違反中國法律的業務主體,以作為回擊。中金公司也相信,中興事件或需中國商務部等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外交途徑加以解決,「美國的高科技公司也面臨着中國政府的壓力」。19日中國商務部在新聞會上透露,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NXP)對市場競爭環境存在不利,高通公司提出的救濟措施方案難以解決相關問題。
5G網絡推進受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興第一代5G全系列預商用基站產品,全面通過中國的5G二階段測試,測試指標遠超ITU(國際電信聯盟)標準;在今年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中興又展出了新一代5G全系列基站產品。
中金公司對此指出,中興有1到2月的零部件存貨,若不在該事件內再次達成和解,會影響其通信設備和手機等業務的正常生產與銷售。中興佔全球和中國電信設備市場約10%和30%的份額,若因美國出口禁令而無法正常生產,將對「當前全球和中國營運商網絡建設帶來一定影響,並可能影響未來5G網絡的推進」。報告作者王興林指出,此次事件「非常令人意外」,從大的方面看,這是中美貿易摩擦的一部分。
不過,「中興事件」近期也出現一些轉機。據外媒昨日最新報道,美國商務部允許中興通過「非正式程序」提供額外的證據。報道援引美國商務部一名高級官員透露,上周五晚上官方機構已批准中興通訊想要提供更多信息的請求。這名官員稱,根據官方規定,中興通訊並沒有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但美國官方已同意隨後通過非正式程序接受這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