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當當網易手 科網上演汰弱留強

時間:2018-04-16 03:15:59來源:大公網

  圖:當當網聯合創辦人李國慶

  老牌互聯網公司、曾是電商巨頭當當網走上被收購的命運。作為行業的一個借鑒,分析認為,市場發展一日千里,互聯網行業更加要不斷轉變、求新以應對市場的瞬息幻變。不懂變革的,將會在大潮中被大型或成功轉型的公司收購,這是互聯網通過市場競爭實現優勝劣敗的結果,未來勢再有同樣劇目上演。/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建立於上世紀,有近十九年歷史的當當網,今年三月中旬海航系天海投資已表示洽購當當網股權;四月十一日的公告正式宣布,天海投資以75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當當和當當科文100%股權,即老牌電商平台當當網。媒體引述海航人士稱,天海投資看中當當網在電商領域積累的客戶連營經驗、大數據和品牌,現已明確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的戰略。其中面向雲計算端的當當網可完善海航旗下天海業務板塊格局,實現聯動協同效應。

  在美上市六年 市值跌82%

  曾被譽為「中國亞馬遜」的當當網,在2010年12月在美國上市,是中國首家在美上市的B2C網上商城,當時市值超過30億美元。惟於2016年9月,當當網從紐交所退市,其時市值僅為5.37億美元,與剛上市時相比,市值跌幅達82.1%。從圖書電商向全品類電商轉型的決心未夠果斷,融資失敗,錯失與巨頭結盟機會,被不少業界視為是當當網的戰略失敗。IT著名時評人張書樂坦言,當當網過分執著於圖書業務,即使轉型,也一直圍繞買書的人群展開周邊的衍生業態和服務,而非另外拓展更大的市場。資料顯示,當當網在創辦的第二年得到軟銀、IDG的投資。亞馬遜在2004年曾提出以1.5億美元收購當當網,遭當當網拒絕;百度和騰訊也分別於2013、2014年分別發出入股當當網的意願,惟因持股比例和交易價格出現較大分歧,擱淺告終。

  長江商業學院電子商務研究專家蔣德嵩指出,作為投資者,他們看重的是企業領導人的戰略眼光和執行能力。大格局決定着事情發展方向,掌控了大格局,也就掌控了局勢。一個企業發展受局限,其實反應的就是領導人「格局太小」。

  在中國互聯網開局的門戶時代,最初是公認搜狐、網易、新浪「三大門戶」,三企業同於2000年赴美上市。隨後的阿里巴巴、當當網、百度等也在差不多時間成立,稍後也成功赴美上市。往後較受市場關注的赴美上市企業有人人網及奇虎360等。從現在來看,搜狐、網易、新浪等發展可說是由上市時的光芒萬丈回歸平淡;人人網已退出市場的關注視線;阿里與百度仍聚焦市場人氣;奇虎360於2016年在美國退市後,今年完成借殼江南嘉捷在A股上市。

  蔣德嵩認為,世界正先分後合,分的是守舊「大佬」的家業,合的是新的商業模式。未來十年,對互聯網電商企業可能是「海盜嘉年華」,來不及變革的企業,或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劫數」。

  當當網有意A股上市

  目前,中國支持包含「四新」的企業及中概股回歸內地資本市場。天海投資在公告內明確,當當網將成為天海投資的全資子公司,回歸A股資本市場。物是人非,當當網上市或在內地A股延續,惟在當當網沒有向天海投資推薦高管的情況下,市場普遍理解為,當當網創辦人李國慶、俞渝夫婦在併購後將直接「閃人」。縱使李國慶及俞渝在交易完成後仍持股16.49%,與海航持股16.95%不遑多讓,但相信已不再是當當網的掌舵人身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