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報道:受港匯偏弱及復活節假期臨近的影響,港元拆息持續上升。期限為1個月的港元同業拆息(Hibor)連升5日至1.0325厘,是自今年1月初以來再次升穿1厘水平;3個月Hibor更是連升8日至1.19625厘。港匯持續受壓,近日大致於7.847附近水平徘徊,繼續貼近7.85弱方兌換保證。
港元迫近7.85弱方關口
由於港元拆息的上升速度近日加快,令Hibor與美元Libor之間的差距(即港美息差)稍為收窄,1個月拆息的港美息差收窄至99.26基點,3個月息差也稍為收窄,但仍達到114.7基點。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表示,港美息差短期內可能維持在100個基點左右水平,令港元持續受壓;惟中期而言,全球流動性收緊加上美國稅改,可能促使資金快速流出香港,並刺激港元拆息上漲,預期到今年年底,1個月港元拆息「將至少達到1.4厘」。1個月Hibor常用作按揭貸款利率的定價參考。
香港金融管理局昨日公布《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並指出,預期隨着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持續,港元與美元之間的負息差將會擴大,或會引致套戥活動增加,因此「不應排除港元弱方兌換保證會被觸發的可能」。此外,鑒於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尚未明朗,加上全球宏觀金融狀況及市場情緒瞬息萬變,「港元資金流及港元匯率的波動或會增加」。
家庭債務佔比創新高
本港樓價升勢自去年第4季起有所加快,導致置業負擔能力進一步趨緊。根據金管局統計,本港家庭負債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再創新高,由2017年第2季的68.2%升至第3季的69.1%,並進一步攀升至第4季的70.2%。另方面,在「逆周期措施」影響之下,新批按揭的平均按揭成數(LTV)則由去年第2季的50.1%跌至第4季的48.8%,供款與入息比率(DSR)亦降至34.7%。
金管局表示,鑒於金融市場存在不確定性,以及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及地緣政治風險持續,銀行應持續警惕利率波動加大及潛在的資金外流風險。尤其是「企業槓桿水平持續上升,以及個人債務負擔亦處於高位」,銀行應評估利率升幅超過預期可能對資產質素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