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深圳國際去年多賺82% 未來數年可維持穩定增長態勢

時間:2018-03-28 09:13:20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3月28日訊(記者 林靜文)受惠前海首期項目土地一次性補償錄得股東應佔盈利21.22億元,加上核心業務收入增長16%,深圳國際(00152)去年純利增長82%至38.42億元,當中核心業務純利增28%,每股盈利1.93元,派末期息每股0.44元和特別股息0.56元。深圳國際管理層有信心,未來幾年業績可保持穩定增長的態勢。

  深圳國際總裁李海濤(左)、主席高雷(大公報記者林靜文攝)

  深圳國際總裁李海濤表示,「公司對近幾年的業績心裡是有數的,可保持穩定增長態勢。」他說,「今年還有大的利潤包要進來,幾年前深圳市政府回購了我們幾條路,按照原來的安排,過渡期已經到了,這幾條路的利潤要結算到2018年,利潤要比前海的還要多。」深圳政府擬於今年6月就高速公路回購資產重啟談判,並傾向一次性回購,該公司預期會帶來一次性特殊收益。

  另前海首期項目和梅林關項目均預計在2019年產生收益,故他相信,「增長是可持續的,我們也會這幾年收成比較好的時候,加大力度拓展綜合物流港等業務。不能一下收成很好,一下又沒吃的了。」

  目前,「深國際城市綜合物流港」已在20個重要物流節點城市布局,項目拓展至22個,當中6個項目的首期已正式營運並錄得6679萬元收入,平均出租率為80%,貢獻純利356萬元。該公司表示,今年會積極推進貴州、寧波和杭州等項目的建設工作,預計新增營運面積35萬平方米。

  此外,爭取落實位於深圳的黎光地塊土地使用權的獲取及項目前期建設工作,有關土地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計劃發展為「深國際城市綜合物流港」深圳地區節點。

  前海項目方面,首期3.88萬平方米置換補償款錄得收益28.3億元,餘下土地整備補償將按政府規劃適時予以獲取。深圳國際管理層指出,會積極推進首期項目建設,銷售及運營價值將於未來數年凸顯。

  據介紹,首期項目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當中5萬平方米擬與地產開發商共同開發住宅項目,預計明年開始預售。另有2.5萬平方米用作商業開發,正與國內知名商業項目企業進行磋商。餘下的3.5萬平方米將夥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合作,打造「一帶一路」信息港。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國際計劃以「輕重資產並舉」發展物流業務,構建輕資產運營平台。其中,收個輕資產項目康淮電商中心將於今年全面投入營運,該項目以租賃方式經營,建築面積達14.3萬平方米。

  該公司管理層說,「輕資產利潤率較重資產高,預計未來隨着十三五戰略落地,以及業務群的形成,輕資產在物流結構中佔比越來越重。」他希望通過這種輕重資產聯動,提升重資產價值,同時通過重資產布點,提供輕資產的運營需求,從而有效提升物流業務對集團的業務貢獻率。

  至於今年的資本開支情況,深圳國際表示,今年資本開支約84億元,當中城市綜合物流港項目、梅林關城市更新項目和外環高速項目的資本開支分別為24億元人民幣、15.6億元人民幣和16.5億元人民幣。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