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21日訊(記者 李永青)香港國際影視展(FILMART)現正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展期至明天(星期四)。展覽期間,大會舉辦了一場研討會,並廣邀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的講者,討論傳統電視面臨的種種挑戰,如何改變觀眾線上線下的觀看習慣,以及電視公司如何在數碼世代中應變。
今屆FILMART舉行一系列專題研討會,邀請環球業內翹楚分享真知灼見,當中包括昨日 (3月20日)的「當影視遇上互聯網,是『商』機還是『傷』機?」研討會。會上,日本共同社國際報道室次長古畑康雄提供了日本當地的數據,帶出日本觀眾觀看習慣的重大轉變。過去五年間,日本的手機用戶數量上升了400%,年輕人每天也會在小屏幕手機上花費150分鐘。他指出,除了電視的觀看習慣經歷巨變之外,以電腦觀看的觀眾數字也同樣下降。今時今日,10到20歲的年輕人每天平均花費在小屏幕手機的時間,足足達150分鐘。而與其他地方一樣,日本社交媒體用戶率也大幅攀升,從2010年的24.4%升至2017年的71.2%。
與此同時,傳統媒體的觀眾人數持續下降,從2008年的100%,降至2016年的65.6%。不過,傳統媒體企業的成本卻也持續上升。隨着人口老化,訂閱報紙的人數越來越少,令廣告費在過去15年間下跌了共50%。
D』Live總裁兼行政總裁Jeon Yong Ju針對探討電視轉往智能手機的因素,並集中討論內容製作者如何與新媒體競爭。去年,韓國有三分一的智能手機用戶使用非傳統電視流動應用程式,不過他預測,長遠而言,大部分的韓國觀眾會選用手機觀看電視。他的公司已在韓國設置了150,000台非傳統電視盒,令所有電視節目都可以在智能手機上觀看。該公司現正積極地吸納這些新型電視平台,而這些平台也可以支援AR/VR及其他嶄新服務。他提醒與會人士,現時AR/VR的內容短缺,但對於較年老而不太熟悉科技的觀眾來說,AR潛藏巨大的吸引力。
Jeon表示,他的集團與點播串流媒體如Sony和Netflix有緊密的合作關係。他認為,所有的電視公司都需要朝新媒體發展,預測未來會有更多公司尋求全球夥伴以提高競爭力,並指出智能裝置為這些公司帶來的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