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8日訊(記者趙建強)九龍倉(00004)核心盈利按年增14%至157億元,主席吳天海解釋,主要由於去年底分拆九龍倉置業(01997)影響,若撇除九倉置業帶來的影響,公司核心利潤按年增36%至 71.22億元。吳天海表示,分拆後公司的88%核心利潤仍然來自地產發展項目,強調公司仍是一間地產公司。
吳天海(中)。記者 麥潤田攝
九倉去年下半年投資額為705億元,其中255億元用於投資上市股票,當中有六成用於購買CME2,即新經濟的相關行業,其餘則為地產類及非地產相關的行業,截至2月底,公司持有的流通上市股票已佔其未經審核綜合資產約2100億元的15%,當中CME2類股票佔總資產約7%,以此計算即約147億元。
吳天海解釋,公司大量購買股票並非為「炒股」,而是為目前的大量現金「泊車」,並藉機尋找投資機會。他指出,購買的地產股為有實力且高流通量的股份,且折讓高達三成,可視為中期替代方案,「而且又有息收,係變相買地」。
至於公司早前全面撤出通訊、媒體及娛樂( CME )業務,吳天海稱因為香港市場太細,但仍看好該類市場發展,因此決定進軍內地及美國市場,在兩地購買相關新經濟股份,包括已上市及未上市的網上平台。他又透露,內地在建商場亦有不少互聯網企業與公司洽談合作,相信新經濟亦須實體經濟支持,這類與現有業務有配合機會的新經濟亦是投資目標之一。
提及公司與會德豐(00020)的分工問題,吳天海強調,除了核心收租物業由九倉置業持有外,集團並無明確分工,認為香港有足夠市場,每塊地都會視乎情況而覺定由哪間公司出手投資,例如資金情況,在手土儲都是考慮因素。
派息方面,吳天海解釋去年除中期息外,尚有有線寬頻出售分派及九倉置業分拆的分派,其中九倉置業派息政策為核心利潤的65%,而九倉則會維持利潤的40%至50%,此次派息每股0.95元,約為核心利潤的46%。
早前有建議指政府可考慮在貨櫃碼頭上蓋建屋,吳天海稱支持政府任何增加土地的政策。他又表示根據內部研究,有關建議在技術上絕對可行,但問題是營運上的可行性,包括地價、單位數目及建築密度等,而且最中應該由政府主導,而非企業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