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3月7日訊(記者 李永青)廣發證券發報告,分析指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對美國的鋼材和鋁材進口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導致了市場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的擔心和股市下挫。美國徵收高關稅的主要目的是保護國內的鋼鋁生產企業,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密歇根州和賓夕法尼亞州,其中後面三個州在2016年選舉中從傳統民主黨票倉轉為支持共和黨,因此特朗普為了中期選舉和連任,採取貿易保護措施來滿足選民需求。
報告指出,高關稅並不能改變美國高額貿易赤字。雖然美國在鋼材和鋁材上都是貿易逆差,但進口額很小,分別佔總進口額的1.6%和0.7%,對貿易逆差的貢獻則分別為2.7%和1.3%,因此徵收高額關稅對減少整體貿易赤字貢獻有限。
同時,高關稅有利於美國的鋼鐵和鋁製品行業,但鋼材鋁材的下遊行業及消費者將受損。美國的主要進口國也是主要的受損者。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他們對美國的鋼材出口占各國全部出口的88%、73%和34%,因此美國對鋼材徵收高額關稅對這幾個國家的鋼材出口必然造成沉重打擊。高關稅國際影響巨大。美國是世界上鋼材進口量最大的國家,2016年美國進口鋼材佔世界鋼材總進口量的7%,排名第一。美國從110多個國家進口鋼材,遍及世界各地,涉及面比之前的洗衣機和太陽能板貿易夥伴要廣的多。美國商務部此次借「國家安全」之名對鋼鋁進口採取貿易保護措施,將面向所有或主要進口國,容易引起貿易夥伴的報復。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將嚴重威脅2017年剛剛開始復甦的全球貿易。
報告指出,中國對美國的鋼材直接出口佔美國鋼材總進口的3.2%左右,當然通過全球生產鏈最終向美國消費者提供的鋼鋁產品要高於直接出口。不過相對於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國來說,中國出口鋼鋁對美國的依賴度很小,受影響程度顯著低於那些國家。
報告認為,美國提高鋼鋁進口關稅,對中國總體來說影響非常有限。中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鋼材生產國,產量佔了世界鋼材總產量的一半,並且表觀消費量也占世界總消費的45%,但對美國的鋼材直接出口卻非常小,不到100萬噸,2017年約佔美國鋼材總進口的3.2%,而且美國市場在中國鋼材出口的比重也日漸下降。不過中國通過全球生產鏈最終向美國消費者提供的鋼鐵產品可能要比直接出口高的多。例如,韓國60%的鋼鐵進口來自於中國,而其12%的鋼鐵出口到美國,因此如果美國對來自韓國的鋼鐵進口徵收高關稅的話,必然影響韓國從中國的鋼鐵產品進口。為了維持全球生產鏈,中國應該積極反對美國的單邊貿易保護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