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農民持證進果園

時間:2018-02-27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圖:崗底村家庭蘋果農場農忙時僱外村農民幫忙。圖為農場主楊增林(左)與民工接受採訪

  1984年,楊雙牛出任村支書。崗底河兩岸新增良田250畝,墾荒造果園3500畝。本世紀初期,崗底村人均收入超過了1萬元。楊雙牛說:「起初種蘋果,目的很簡單,吃飽飯,再弄點零花錢,農民追求不過如此。生活如夢,陶醉於小富安詳田園生活的崗底人,卻被一個大浪打醒。」

  1986年夏天的洪水,擊垮了崗底河大壩。麥田、果園、採礦廠、選礦廠、冶煉廠被洪水洗劫。楊雙牛和崗底農民12年奮鬥的成果,頃刻之間化為烏有,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千萬元,每人背負了兩萬元外債。

  這場洪災給楊雙牛上了一課:「人與自然,除了戰爭,還有和平。」於是,他跑到水利部、中國農大、河北農大請專家進村支招,謀劃百年不倒的大壩和農村生態產業鏈。「崗底長城保護下的萬畝蘋果生態園,經受了2016年百年一遇洪水的考驗,崗底人第一次歷史性的超越了自我。」楊雙牛自豪地介紹:「崗底村有208名中職農民、191名高職農民,農民要『持證』下田。新型知識農民,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重要保證。」

  春節剛過,「持證」走進蘋果園的農民,開始新一年的勞動。偶爾,他們還會為專家教授做助理,客串大學講壇,分享新生代農民「傳統經濟+」的心靈體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