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500噸熱擠壓機,擠壓一根鋼管僅需1分鐘
核電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帶動作用,少數發達國家一直想對其關鍵技術進行壟斷,於是早在2007年,中國就提出了核電國產化的戰略。」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18.SZ)董事長李鄭周拿起一根核島中常見的U形傳熱管,形象地比喻道,國家的戰略支持給了民營企業「彎道超車」的機遇,也讓三十年來深耕不銹鋼管領域的久立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前景。/大公報記者俞晝浙江報道
談起公司的成長軌跡,李鄭周表示,鋼鐵產品有幾萬種之多,難度小、利潤高的很多已經被大型國企壟斷,所以公司從建廠開始,就決定專注生產國企不願去做的特種鋼管,這也是當時多數鄉鎮企業的真實境地。「幾百項原本需要依賴進口的特種鋼管現已實現國產化進程,包括核電管、大口徑雙相鋼管線管、超超臨界無縫鋼管、LNG用管等。」
看準「鋼」需做精主業
如今的久立特材已成為業界的「隱形冠軍」,但當初為了尋求發展契機,着實花費一番苦功。廣義上的不銹鋼管可分為不銹鋼無縫管和不銹鋼焊管兩種,久立的銷售人員在查閱資料時,曾看到一組數據對比:國外不銹鋼管的消費,不銹鋼焊管佔70%,不銹鋼無縫管僅佔30%,而中國正好與國外的消費比例顛倒,因此大量不銹鋼焊管都依賴進口。公司當時就預判「隨着國家的發展和建設,對不銹鋼焊管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
隨着市場形勢的變化,公司創始人周志江發現要同時做好幾項業務是十分消耗精力的,經過多次調研,最終做出了退出非鋼領域,集中力量發展佔企業銷售收入八成以上的不銹鋼管主業的決定。「這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當時久立作為國內最大的防火電纜生產基地,市場佔有率達70%以上,年銷售額達1億多元(人民幣,下同)。」
2003年,久立斥資1000多萬美元向美國泰科公司整體轉讓了久立耐火電纜公司的產權和商標,並將所得全部投入建設工業用不銹鋼管基地,耗資3億元引進了當時單台擠壓能力國內最大的3500噸熱擠壓機。記者在久立的擠壓車間裏也看到了這台龐然大物,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一根燒得遍體通紅的粗大圓鋼瞬間被擠壓成直徑只有幾厘米的細長鋼管,整個流程不超過1分鐘。
2017年年底,憑藉三十年來專注於工業用不銹鋼管的生產與研發,久立榮獲了由國家工信部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共同頒發的「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稱號。「製造業單項冠軍代表着全球細分行業最高的發展水平、最強的市場實力,是『中國製造』的排頭兵。」國家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表示。
核電出口 業績添動力
核能是世界公認的清潔能源,對減輕碳排放起着巨大的作用,但內部技術瓶頸、外部輿論壓力的雙重制約下,目前核電在中國電力供應中佔比僅為2%左右。李鄭周舉例稱,「核電蒸汽發生器用690U形傳熱管是核電站的關鍵部件,它的製造過程涉及多項核心技術和創新點,要求極端苛刻、製造工藝極其複雜,代表了當今國際核電用管製造的頂尖水平。」此前,全球僅有法國、日本和瑞典的三家公司能夠生產該類傳熱管。
2009年10月,久立自主投資近4億元籌建核電管廠,並先後開展了800、690和DJ631合金U形傳熱管的研製工作,對各個關鍵工序的主要參數和細節進行試驗和探索,固化了工藝參數,編製了產品製造大綱、質量計劃以及四十餘份工藝技術文件。次年6月8日,久立特材與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共同簽署《AP1000系列核電蒸汽發生器用U形管國產化合作開發協議》,標誌着久立特材研發核電蒸汽發生器管進入實施階段。
2015年,由久立供貨的核電蒸汽發生器用690合金U形傳熱管製造完工,並順利應用在中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大型壓水堆核電站「華龍一號」ACP1000示範工程的重要援外項目中。李鄭周介紹道,公司目前有四十多項產品運用在核電站裏,其中大部分運用在核島中。
「一帶一路」倡議為中國核電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核電逐步成為繼高鐵後中國對外出口的另一高端產品。「根據國家核電中長期規劃,最近幾年國家新批建核電機組將增加到30台,每年新建4至6台機組,一台機組的核島部分不銹鋼管用量在250噸左右,其中蒸發器U形管在150噸左右,公司未來年產核管材需要擴產1000噸至1500噸,30台機組的總需求量為7500噸。」李鄭周坦言,相信核電將成為未來推動公司業績的一個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