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瑞銀看好內地抗感染和抗腫瘤等產品潛力

時間:2018-02-23 18:57:09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2月23日訊(記者 李永青)瑞銀證券發報告,指中國醫療行業正在向消費化轉型,目的是化解兩難困境,即醫療成本對醫保支付方來說已經變得難以承受,而醫療需求仍在增長。隨着「三醫聯動」把支付壓力轉移到了患者身上,患者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話語權也將更大。研究表明,醫藥行業獲利率的主要驅動力已經變成推出符合臨床需求的複雜仿藥產品。瑞銀看好消費者認知度高的品牌或產品,如非處方中藥和血液產品;及在抗感染和抗腫瘤等有臨床需求的治療領域,而高研發投入的公司未來也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報告指出,「三醫聯動」改革帶來消費化醫療,而中國的醫療成本已經變得難以承受,政府支出增速放慢和醫療價格上升就是證明。研究結果表明,中國的醫療需求具備彈性,因此定價策略可以改變患者的就醫習慣。為減輕支付方壓力,「三醫聯動」改革最終要把支付壓力轉移給消費者個人,但這種壓力也許並不能通過自付費用的增長直接體現。對現行政策影響的矩陣分析顯示,未來將受益的是擁有患者認知度的子行業或醫藥品。

  該行認為,中國企業目前的研發方向主要集中在國內複雜仿製藥市場,原因是:1)研發投入規模小;2)中國醫療行業盈利能力弱,醫保資源有限;3)當前的改革讓研發人員(而非公司)在行業價值鏈中位置上移,重要性增強。該行認為,較早投資於產品升級的公司已經或者將會獲得市場認同。在為公司估值時,可以把研發投資占銷售額的百分比作為一個重要的估值指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