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東北藉新發展模式解融資難

時間:2018-02-05 03:16:11來源:大公網

  圖:吉林省積極對接現代、前沿的市場理念和金融市場,圖為港商考察團赴長春新區考察

  隨着十九大對中國協調均衡發展戰略布局的展開,加上東北地區原有的產業、人才、生態基礎雄厚,東北必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誰先在東北展開布局,誰就將搶佔東北市場的先機。專家認為,資金問題是東北振興面臨的最大瓶頸之一,由多家金融機構發起成立的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可望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不同的金融需求;也有協助當地企業融資的金融機構提到,要解決企業的融資問題,還需有強而有力的相關政策來控制風險。/大公報記者 盧冶(文、圖)

  近日,由國開行、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牽頭,工商銀行、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遼寧省社保基金、北京首鋼基金、天風證券、中菊資產、東北再擔保公司等四十餘家金融機構共同發起成立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將圍繞融資助力、信息共享、風險防控、合作創新、人才培訓等五大重點工作,聚焦東北老工業基地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發展的多元化、多層次融資需求,積極探索以金融合作助力東北振興的新模式、新路徑。再加上京東向東北投資200億元人民幣,讓市場看到了破除東北發展魔咒的曙光。

  服務業成增長動力

  東北師範大學教授李新寬指出,儘管這幾年東北經濟雖然發展速度不理想,惟經濟結構正發生歷史性的變革。以吉林省為例,服務業正成為增長的動力源,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正成為產業的火車頭,使得經濟形成新的增長動力機制,經濟增長質量比以前更高,經濟發展比以前更為高效。所以,倘若東北地區能夠借助十九大提出的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政策東風,破除阻礙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就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對東北地區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也認為,東北經濟去年已到底,今年正式步入上行通道,會是中高速增長的過程,預期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融資難、融資貴是記者就東北振興採訪企業時,企業普遍反映的問題。吉林康乃爾集團董事長宋治平明確表示:「東北、民營、化工,這是康乃爾在融資路上的三道坎兒,我把這叫做『砍三刀』,每說出一個詞兒,金融機構都會往後退一步,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就會捱一刀,所以在東北的民營化工企業想要發展起來真的很難。」

  丁肇勇認為,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的主體有國開、國投、保險、證券、銀行等,已形成了大金融的、全面的合作機制,將會形成一種全金融價值鏈、全過程的支持。若投資出現風險,還有投資保險做後盾;若涉及資產處置、收購、剝離等業務會有券商服務。這種金融合作機制可以滿足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面對的不同的金融需求,起到投資顧問的作用。

  要徹底走出「投資不過山海關」的迷思,宋治平希望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能夠搭建企業金融服務閉環,讓企業能夠享受完整的金融服務。也希望東北振興金融合作機制能夠主動聯繫吉林省的大項目、好項目,走訪企業,根據項目及企業的情況制定支持方案,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在融資、擔保等方面為企業做實事兒。

  需政策配合控制風險

  實際上,東北地區並不缺乏為企業提供資金的金融機構。吉林省民營企業中東集團旗下中東信用擔保公司,就扶持了一大批個體工商戶及中小企業,貸款商戶中有400餘家已經由個體經營者發展成為中小企業,市場商戶盈利能力增長飛快。對於金融機構對企業的扶持,中東集團董事長盧麗表示,一方面,政府要加強誠信,企業也要加強誠信;另一方面,還需要有強而有力的相關政策來控制風險。她提出,如果相關的保障機制跟不上,有再多的金融機構都沒辦法解決融資等難題,即是勉力幫扶,對於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成本會很高,也不利於金融的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