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韓朝舉行會談、半島局勢出現緩和之時,由美國主導的溫哥華朝鮮問題會議卻在周二舉行,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是繼續推動半島局勢走向緩和,還是推動局勢向相反的方向發展,人們不能不提出疑問。
參加溫哥華會議的有20個國家的外長,主要是60多年前朝鮮戰爭時的參戰國。當時在美國的操縱下,打着「聯合國軍」的旗號出兵朝鮮。但像埃塞俄比亞、哥倫比亞等國,多年與朝鮮半島問題沒有什麼關係,這次也被美國拉進會議。而與朝鮮半島關係密切的中國、俄羅斯卻沒有得到邀請,被排斥在會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這次會議是「冷戰思維」的結果,「不具代表性」。
這次會議討論了進一步向朝鮮施壓的問題。會議雖也提到以外交方式解決半島問題,但主要是討論加強對朝鮮的制裁和施壓。會議呼籲國際社會執行安理會決議,加大對朝鮮的制裁,包括在海上攔截與朝鮮進行石油貿易的船隻。會議還要求中國和俄羅斯進一步加大對朝鮮施壓,這明顯是美國的對朝方針,與朝鮮半島出現的積極變化背道而馳。美國口頭上雖支持韓朝對話、緩和半島局勢,實際上卻企圖把朝鮮壓垮。
朝鮮半島局勢走向緩和,誰在推動這一勢頭發展,誰在逆向而行,看來十分清楚。儘管這一勢頭當前還比較脆弱,主要是圍繞朝鮮參加平昌冬奧會展開,但事態已出現某種變化,國際社會理應共同努力,推動其朝着政治對話方向發展。緩和總比緊張好,對話總比對峙強。當前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最為重要,不允許一些國家出來「開倒車」。
中國一貫主張緩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中國早年曾為朝鮮和美國改善關係進行過斡旋,可惜遭到美國的拒絕。當前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美朝仍然是主要關係方。美國應該認識到,一味施壓制裁,不是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辦法,而只有對話協商,既堅持原則,又照顧各方關切,逐步積累共識,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半島已出現緩和勢頭,各方應珍惜並做出努力,使這一勢頭延續下去。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