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數據顯示,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按年升11%,比整體增幅高出四點四個百分點/新華社
由於結構性改革與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增添動力,加上全球經濟持續回暖,去年中國經濟派出一份亮麗成績單,增長加快至百分之六點九,較二○一六年高出零點二個百分點,為二○一○年以來首次錄得增速回升。
去槓桿見效信貸依賴度降
去年第四季中國經濟增速為百分之六點八,為連續十個季度維持百分之六點七至百分之六點九增幅,顯示中國經濟向好形態的持續性與穩定性進一步鞏固,為長遠經濟可持續發展奠下了堅實基礎。
事實上,當前中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正好進一步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等供給側改革提供更大空間,有助降低信貸依賴程度,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新舊動力轉換與增長質量提升,中國在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強國、成為綜合國力與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可期。
結構優化經濟轉型穩步走
從最新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中國經濟轉型穩步推進,見到成效,從中不斷釋放新的增長動能與發展潛力。首先,經濟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與消費成為增長主引擎。去年消費品零售增長百分之十點二,高於百分之十的預期目標,而去年第三產業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八,按年上升一點三個百分點,而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百分之五十八點八,較投資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貢獻率為高。
其次,產業升級轉成效彰顯,推動製造業走向中高端水平,實現中國智造。去年工業增加值上升百分之六點六,比百分之六的預期目標為高。更重要的是,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按年上升百分之十三點四與百分之十一點三,而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亦按年升百分之十一,比整體增幅高出四點四個百分點。
人均收入比經濟增長更快
其三,創新發展持續發力,呈現技術進步,甚至出現科技噴井的發展勢態,中國有望實現創科強國。去年全國新登記企業逾六百萬戶,按年升近一成,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測、生物醫藥等領域有重大科技突破。
第四,增長增量提升,這從人均收入高於經濟增長可以反映出來。去年全國居民人均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百分之七點三,按年加快一個百分點,較經濟增長高出零點四個百分點。
中國結構性改革成效不斷顯現,預期將會進一步加力,特別是去槓桿,這不但為全球提供重要的示範,也為溫和復甦的世界經濟添加動力。
去年底中國貨幣供應M2增幅降至百分之八點二新低,一定程度反映中國去槓桿做出成績。根據一項國際調查顯示,去年前三季,中國總債務佔GDP比重僅增長兩個百分點至百分之二百九十四,而一二至一六年期間每年平均增幅則達到十七個百分點。
中國債務風險受控,經濟增長保持中高速增長,怪不得人民幣資產吸引力愈來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