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會員對本港經濟信心明顯增強
特首林鄭月娥在首份施政報告提出企業利得稅引入兩級制,及科研開支稅務扣減,不但令中小企受惠,亦使財務會計專業人士對今年香港經濟前景感樂觀。調查顯示,今年香港經濟樂觀情緒較去年顯著改善,當中認為經濟表現好或非常好的受訪者比重由去年的5%大升至今年的32%,是四年以來最佳數字,反之預料經濟差或非常差的比重則由去年的37%大降至8%。同時,61%受訪者料今年港經濟增速為2%至4%。/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香港分會調查顯示,近半受訪者認為,今年香港經濟表現將正面影響他們的業務,信心比去年的16%顯著增強,而認為今年經濟表現將負面影響業務的受訪者佔19%,比去年的47%明顯降低。
憂高樓價及政治負面影響
受訪者認為,首四項對香港經濟帶來正面影響的因素包括「中國經濟增長」、「低息環境」、「美國經濟復甦」及施政報告提出引入的「兩級制利得稅」,而首五項對香港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的因素包括「樓價高企」、「政治環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預期加息」及「與周邊國家地區的競爭」。
ACCA香港政策主管朱暖暉表示,15%受訪者認為,「兩級制利得稅」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正面影響,預料林鄭新班子的建議將有助提高本港競爭力和促進中小企持續發展,而施政報告提倡的科研開支超級稅務扣減將不只推動更多企業在港進行科研活動,更有助吸引內地及海外科技企業、研發機構來港成立分支。
朱暖暉指出,香港作為環球金融中心,全球的經濟環境與香港發展息息相關,其中,中國內地及美國均是香港最重要的直接投資來源地及主要出口市場。受惠於中國經濟增長及美國經濟復甦,料對香港經濟帶來正面的影響。同時,本地政治環境、社會氣氛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都是負面因素的主要原因。另外,值得留意負面因素亦包括經濟增長集中在地產單一類別。
談及外圍風險因素,她認為,美國落實稅改或吸引部分資金回流,但強調香港稅制仍具吸引力,又指稅制只是其中一個吸引企業的原因,仍要視乎政策方面是否可配合。
工總:欣賞林鄭施政
被問及有關新特首班子對營商環境的影響,六成半受訪者表示相信影響正面,其中從事製造業(73%)及房地產界(71%)的受訪者更分別有逾七成認為影響正面。朱暖暉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施政報告提倡的新政策,如科研開支稅務扣減,能有助製造業界減輕負擔,而房地產界受惠於低息環境、資金氾濫以及剛性需求,營商環境相對樂觀。再者,有關粵港澳大灣區對香港的影響,製造業亦是相對比較樂觀的類別,相信是預期受惠於清關簡化,貨物流轉加快等物流及貿易行業方面有利的因素。
行業發展方面,受訪者認為,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依次為「資訊科技及電訊」、「醫療保健」及「金融、銀行及保險」。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向大公報表示,認同有關調查結果,指今年香港經濟形勢大好,主因是美國經濟持續復甦及中國經濟保持穩健增長。
他又讚賞林鄭提出企業利得稅引入兩級制,及科研開支稅務扣減之做法,令人大為欣賞,覺得她是一個對香港勇於承擔的領袖,「工總提出科研扣稅的建議已14年,估不到林鄭一上台便做到,真係個個都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