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兼記者沃爾夫(Michael Wolff)的新書《烈火與怒火:特朗普白宮內幕》(Fire and Fury: Inside the Trump White House)上周五一發行,就搶佔各大書店的銷量榜頭名。
該書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其揭露了美國「第一家庭」在競選期間與白宮歲月的諸多內幕,雖然內容不可盡信,但諸多事實也有所本。特朗普律師試圖申請禁制令,反促使該書提早四天發行,更把該書從「炸彈」變成「核彈」。在亞馬遜網站上,該書的實體版、電子版、有聲書版分居銷量榜的前三名。發售的第二天,全文的電子版就出現在各個論壇。這是從未出現過的盛況。書中有四個引起廣泛爭議的看點。
第一,特朗普私生活混亂。妻子梅拉妮亞經常被其炫耀為「花瓶妻子」(trophy wife),也甚少時間能與特朗普相處。特朗普與自己朋友的老婆睡覺是家常便飯。這個指控簡直不能算新聞。特朗普當上紐約名人數十年,紐約人對其「花花公子」本性知根知底。
第二,特朗普家人對總統職務的態度。書中稱,特朗普本人對總統職位並不熱衷,參選主要是為了出風頭、擴大知名度與獲得商業利益。他沒有料到自己能最終獲勝,消息傳來時「十分困惑」。梅拉妮亞非常不希望他成為總統,認為會影響親生兒子巴農的成長。但長女伊萬卡本人對總統職位野心勃勃,曾揚言自己才會是美國第一位女總統。其夫庫什納則扮演小心翼翼扶助的角色,兩人主動要求加入白宮正出於這種考慮。
特朗普是否真的不想成為總統頗值得懷疑,因為他在競選期間極為勤奮,而其競選團隊也早有勝選後的準備。因此雖然勝選很意外,但看來不像是「不想獲勝」。而伊萬卡的野心也不是第一次被披露。
白宮高官眼中的總統
如果說前兩點是「花邊新聞」成分更多,後兩點對特朗普就真正是大殺傷力。
第三,特朗普的白宮幕僚與內閣主要成員都認為他不勝任總統職位。財政部長努欽、前幕僚長普利巴斯都把他形容為「白痴」,首席經濟顧問科恩形容他的智力是「大糞」,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認為他是「笨蛋」,國務卿蒂勒森稱他為「蠢貨」。
從2016年競選起,民主黨已經攻擊特朗普不勝任總統(non-presidential)。上任後,蒂勒森稱他為「蠢貨」也早有報道,蒂勒森也拒絕否認自己說過這句話。但書中傳出這麼多高官都認為他不勝任,極具爆炸性。
其實想想也知道,一個正常的總統怎麼會每天看着福克斯電視發表議論,怎麼會忙於在推特上與媒體打嘴仗,怎麼會與金正恩比「誰桌子上的『核按鈕』更大」?
特朗普斥責這是「假新聞」,揚言自己「是非常穩定的天才」,其激烈反應更顯示他感到的威脅。早有臨床精神病專家分析了特朗普有精神病。耶魯大學刑事精神病醫生Bandy Lee去年編輯出版的書裏,有27位精神病醫生分析到特朗普行為與精神狀態的不穩定。最近,Lee在華盛頓對多位議員做公開的相關報告會。雖然報告會只有一位共和黨議員參加,但據報不少共和黨議員私下也關注此事。在特朗普提出「核按鈕更大」言論後,小布什時代的倫理辦公室首席律師平特(Richard Painter)也公開認為,特朗普在「精神上不適合」,應該根據憲法第25條修正案把權力轉移給副總統彭斯。歐洲盟國的輿論也開始關注這個事件。雖然現在看來,引用修正案第25條還不可能,但隨着該書的發行及共和黨人開始加入推動,對特朗普也構成潛在威脅。
班農大爆「通俄案」內幕
第四,最令特朗普憤怒的,是前白宮首席顧問班農在書中大爆「通俄案」內幕,為「通俄案」指路。根據書中所言,當班農一知道特朗普的大兒子小特朗普、庫什納及競選主席馬納福特在特朗普大樓25樓與俄羅斯女律師見面,就大罵這個行為是叛國(treasonous)之舉,又說應第一時間報告FBI。他還認為,無論如何,特朗普也不可能撇清與這幾個人的關係,推說一無所知。班農還透露庫什納與德意志銀行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調查)可從這個方向入手。
這部分內容一透露,特朗普就怒不可遏地在推特上攻擊班農,自從被「炒」後,「不但失去了工作,還失心瘋(lost his mind)」。
特朗普隨即發表宣言,聲稱班農對自己的總統競選「毫無貢獻」,又發動支持者與班農劃清界線。在各方巨大的壓力下,班農沉默了好幾天後只得發聲明「低頭認錯」。
班農的指控之所以關係重大,是因為「通俄門」調查在最近取得巨大進展。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與特別檢控官穆勒合作認罪。而此前認罪的競選團隊外交顧問帕帕佐普洛斯的未婚妻,又誓言掌握證據,暗示帕帕佐普洛斯與俄羅斯的接觸乃得到高層的首肯。調查顯然已觸及「通俄案」的核心人物。班農對小特朗普與庫什納的指控進一步讓人確信,競選團隊與俄羅斯方面的接觸是不正當的。正如他所說,如果特朗普身邊所有重要人物都與俄羅斯有不正常的聯繫,那麼他自己「全然無關」的機會有多大?
另外,書中披露了特朗普「怒炒科米」的內幕。按照其說法,推動解僱科米的是伊萬卡與庫什納,原因是擔心科米查到他們與德意志銀行之間的交易內幕。而特朗普被勸說作出炒科米的決定前,沒有與家庭成員之外的人商量過。此外,特朗普曾命令自己的律師阻止司法部長塞申斯迴避「通俄案」,因為他認為塞申斯「應該保護自己」。如果這些是真的,也進一步佐證了特朗普「干預司法公正」的指證。
可以預見,隨着該書的發行,更多對特朗普不利的內幕將浮上水面,美國政壇在2018年注定繼續不穩定。
旅美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