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國家為港青提供夢想舞台/陳曉鋒

時間:2017-12-22 03:15:46來源:大公網

  香港自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至今已有二十年。然而,部分香港青少年的國家認同感卻依舊令人擔憂。全球化背景下,新一代港青不僅面對本土人才競爭,更需面對全球競爭對手的挑戰。與上一代相比,社會向上流動性降低,昂貴的自費教育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社會發展受制於高低端服務業二元經濟結構,房價上漲置業困難,貧富分化等困境,加劇了青年的現實壓力,使他們對前景更為悲觀。

  國家一直關心香港青年的成長,香港社會也形成了關心青年成長的良好氛圍。這一切,源於國家對「一國兩制」的承諾和對香港青年的關心。早在習近平主席七一視察香港期間便表示,中央有關部門將積極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具體措施。今年八月,國務院港澳辦集中公布了一批中央各部門出台的便利港澳同胞在內地學習、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十九大報告把「一國兩制」上升為黨和國家的一個基本方略,並明確指出要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香港的厚愛和支持。

  近日,港澳辦又公布了新一批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根據新政策,在內地就業的港澳同胞,均可按照內地《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和相關政策的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另一方面,財政部、教育部則印發了《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已下發到各地方財政部門、教育局和各直屬高校。此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也決定參照內地居民待遇,向在內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港澳研究人員,開放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申報。可以說,國家對香港人融入內地發展始終大力支持。而內地市場廣闊,也的確為港人就業或創業提供了空間,也大大擴展了生活圈。

  近年來,香港社會泛政治化,經濟民生發展受累於癱瘓的立法會。而部分青年更在扭曲價值觀的影響下,不斷以暴力衝擊社會和法治。人一生最美好的年華莫過於青春,年輕人當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第1卷第1號發刊詞《敬告青年》中開宗明義寫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動,如利刃之新發於硎,人生最可寶貴之時期也。青年之於社會,猶新鮮活潑細胞之在人身。」習近平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夢想」一時成為社會正能量,時代的發展已讓世人看到,日趨強大發展的中國正在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國家為香港敞開了懷抱,香港青年也可以在祖國大地找到自己的夢想舞台。

  法學博士、香港廣東青年總會民生政策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