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回歸民生解決既有問題/張學修

時間:2017-12-22 03:15:45來源:大公網

  根據香港研究協會公布的最新民調,香港整體民意仍在社會民生的發展,民生是最大問題。46%受訪者最重視的議題範疇是社會民生,其中「土地及房屋」是整體受訪者最關注的社會民生議題。當中值得留意的是,在政治的分項議題中,整體受訪者以及最關注政治的受訪者皆表示,最重視「內地與香港關係」,分別有25%及21%。

  香港發展經濟,一方面在於積極處理既有問題,同時發展創新科技產業、推動本地金融市場多元化發展,另外更應積極投入與內地經濟的合作,為本地經濟帶來源源活力。例如「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當前政府計劃推動香港作為「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的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鼓勵香港與大灣區法律業界合作。這些都需要政府的積極介入,需要各界的充分配合與溝通。

  今年十月,林鄭月娥發表施政報告,當中強調政府作為「促成者」和「推廣者」的角色,應有效為本地經濟發展提供助力。尤其是在香港與內地經濟的合作上,在政府層面提供渠道與平台,發揮事半功倍的效用。日前立法會內也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議案,為有效議事開創了條件。

  土地、房屋長期以來是香港存在的問題。港人面臨住房的壓力由來已久,政府的一項關鍵任務,是多管齊下覓地建屋。當前香港房屋遠遠供不應求;同時政府在覓地、土地開發方面面臨多項困難,土地不足自然導致房屋供應不足。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此提出多項房屋政策,包括「綠置居」、「白居二」恆常化,「港人首置上車盤」先導計劃。在短期增加過渡房屋上也促成了不少政策。但「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組合屋等,未能在長遠上疏解香港在房屋上的需求。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回到增加開發土地和建屋上來。當前政府提出新發展區及新市鎮擴建等形式,長遠補充房屋供應,是值得支持的舉措。

  開發土地方面,從可行性來說,可以先行考慮的是開發郊野公園邊陲或維港外填海,但這同時也會受到部分人士的反對,質疑有關措施的急迫性。整體上而言,政府在覓地上將會遇到不少問題,但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動,反而應迎難而上,與各界廣泛溝通,諮詢各界意見,處理好當中涉及的利益衝突。

  總而言之,發展是根本性的問題,民意傳達的也是香港的民生發展問題。因此無論是立會內外,都應及時停止政治化手法,回歸到發展這一共識上來。而政府也應積極運籌帷幄,發揮行政主導功用,推動各項政策議案。另外也應積極投入國家發展大局,鞏固自身競爭力。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