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經過冗長、激烈的對抗後,由建制派議員提出的《議事規則》修訂議案,昨晚終於進行表決,並在地區直選和功能組別兩組分別點票俱過半數的情況下獲得通過。
這是立法會機關的一件大事,也是特區政府以及全港市民的一件大事;《議事規則》修訂後,全體委員會法定人數由三十五人減至二十人、主席有權決定議員發言時間及重啟會議、要求成立調查小組的人數由二十人增加至三十五人,種種修訂,有助大大壓縮「拉布」、「點人頭」和製造「流會」的空間,對恢復議會正常秩序、恢復有效議事功能、恢復正常行政立法關係、恢復社會經濟民生向前發展,可說大有裨益、功德無量,全港市民都應該為此浮一大白、飲番杯!
事實是,修訂議案獲得通過,值得大事慶祝、人心大快,並不是因為議案由建制派提出,也不是由於朱凱迪等九個反對派議員昨日先後被「抬出場」,而是真正從維護全港市民利益、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和推動香港經濟社會民生發展這三大前提下作出的正確舉措。
在這三大要務上,過去幾年,由於反對派動輒「拉布」、「流會」,特區政府施政寸步難行,社會為此增添了多少爭拗與怨氣?經濟發展上為此損失了多少金錢和時間?其惡可說罄竹難書。就以過去一年為例,議會具體運作損失已達九千萬元。
今後塵埃掃掉、鏡子歸真,議會仍然可以依法發揮其反映民意、監察政府的應有功能,議員一樣可以質詢政府,反對派也一樣可以提出不同意見,朱凱迪之流硬要喧嘩拍枱被抬出場也無奈其何,但「拉布」再不是反對派逢會必用、每用必成的「萬應靈丹」,今後議會可以在更公平合理的《議事規則》下有效運作,議會和市民「損失」的只是沒完沒了的「拉布」,能不雙手贊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