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政府管治勿忘為民初心\王曦煜

時間:2017-12-09 03:15:38來源:大公網

  近日,在中環士丹利街經營生果檔七十年的盧銀娟婆婆,有一件愁事。事緣年屆80的盧婆婆與92歲的丈夫相依為命,不願領取政府綜援的她堅持要自力更生。但隨着年紀漸長,身體大不如前,彎着腰頻繁地「搬搬抬抬」已吃不消,但當她向食環署申請將流動小販牌照轉為固定牌照時卻被拒,理由是「現時沒有流動小販牌轉為固定小販攤檔牌的政策」。此文並沒有探討現時小販牌照管理政策的意願,只不過想談一談,作為執政者,作為手握公權力的公務員團隊,如何在政策之外,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市民,切實感受到「執政為民」的這份初心。

  我們說,民生政策的主要對象就是普羅大眾,服務大眾,這才是公共政策的根本出發點。猶記得,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旋即落區走訪港九新界進行家訪,與市民對話。這位出身基層的特區政府最高公職人員曾坦言,此舉是「以身作則」,意在勉勵官員勤政愛民,多聆聽地區人士意見,不應只關注大事,疏忽民生小事。好一句民生無小事!回歸到盧婆婆的個案,可能在食環署看來,這只是一宗普通得微不足道的案例,按章辦事,符合制度要求就是「正確的」。然而,對盧婆婆而言,對這一對年逾古稀仍胼手胝足,苦苦在社會上掙扎求存的長者夫婦而言,食環署的「沒有政策」四個字,太過冰冷,拒絕申請後的「不作為」也缺乏應有的同理心和人道精神。在政策之外,是否真的沒有任何「酌情」處理空間?在生硬的「按章辦事」之外,施政是否真的就不能兼顧人文關懷,體現倫理關顧了呢?

  《孟子.梁惠王》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政府部門不應該是冷冰冰的,一切行政審批、為民服務,都應帶有「執政溫度」,而這種溫度,必是透過一件件審批和一項項服務,讓市民大眾真正感受到執政者「執政為民」的初心、努力和決心。凜冬將至,願盧婆婆能收穫到這樣的一份溫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