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年末錢緊 人行出手穩資金面

時間:2017-12-07 03:16:1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中國央行昨日在開展一年期1880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完全對沖當日到期的MLF,為央行自今年四月以來,首度未有單次續作全月到期的MLF資金。隨後央行旗下媒體《金融時報》發文稱,央行應會在12月中旬再開展一次MLF操作。而分兩次的安排也可更好應對12月份財政收支的不確定性,增強公開市場操作的靈活性。

  月內料開展兩次MLF操作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指出,交銀「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指數(IBLI)」昨日報-0.05,風險狀況為「正常」,表明市場流動性總體合理充裕。隨着財政存款的大量釋放,流動性壓力已得到釋放,因此短期動用流動性工具投放資金的必要性並不大,這也解釋了央行僅等量對沖到期MLF,料央行在本月中仍會等量對沖到期的MLF。

  央行昨日進行一年期MLF操作的利率持平在3.2%,12月16日還有1870億元MLF到期。此外,昨日公開市場有2400億元逆回購到期,央行當日未有進行逆回購操作。市場關注下次MLF到期日恰好在美國聯儲局議息會議後,下次MLF操作利率會否跟隨美國利息走向而作出調整。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認為,是次分批續作MLF更重要是等待政策信號釋放的時點。他支持中國年底跟隨美國加息。一是因為國際協調、二是因為去槓桿,利率就需要高位。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就預期,上調利率的概率不大。總的來說,央行還是不希望債券市場過度的悲觀和出現太大的波動,加上目前中國整個利率水平已較高,央行需要在去槓桿和市場平穩之間保持平衡。

  申萬宏源債券首席分析師孟祥娟認為,本月資金面短期擾動因素複雜,央行或延續流動性「削峰填谷」思路,藉此保持資金面的整體平穩,「央行或在後期適時重啟公開市場淨投放;考慮到央行此前已提前開展63天期逆回購以安撫跨年流動性,預計跨年流動性整體無虞。」

  《金融時報》也「預告」,從過去的情況看,接下來央行可能會改用28天期逆回購品種供應跨年資金,明年春節前央行大概率會推出類似2017年春節臨時流動性便利的安排,普惠金融降準措施在有關金融數據統計完成後即可落地,估算將釋放長期流動性3000億元左右,加上年末財政可能支出超過一萬億元,跨年、跨春節流動性供應是有保障的,資金面應該會保持平穩。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