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救立會良方:不開會就扣人工/博 梁

時間:2017-11-27 03:15:43來源:大公網

  為了讓自己可以繼續荒唐,當立法會大會上周四早上復會時,「議會陣線」議員朱凱迪、毛孟靜先後要求點算人數,其中後者成功觸發「流會」,是今屆會期開始僅個半月的第二度「流會」。

  有「流會」始作俑者過往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責任推到建制派身上,這是不合常理的。須知道,法定開會門檻的人數是三十五人,建制派只有四十人。就以上星期流會的一刻為例,仍在會議廳的反對派議員實際上只有正在發言的民主黨議員鄺俊宇一人,而建制派議員則超過三十人,出席率肯定不算低,但始終抵禦不了年年有、月月有、日日有的點人數攻擊。

  且值得指出的是,當時立法會正審議由政府提出、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動議的擬議決議案,涉及上調刑事法援費用等情況,根本就不是什麼爭議性議題。繼上回動議驅趕記者離場震驚全城後,朱凱迪之流今次又再以拖延審議議事規則的修訂作為藉口,再一次展現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卑劣手法。說到底,為的就是保住他們繼續荒唐的權利。

  議員薪津既然出自公帑,每一名議員便有開會的責任,如果整天只是搞毫無意義的抗爭和拖延,這個薪津高達十萬元的「肥缺」,又何需「勞煩」反對派來做?敢問你們每月「袋袋平安」的時候,當想起與這些項目息息相關的苦主因此受連累時,可有一絲愧疚?教人吃驚的是,朱凱迪揚言「要打好這場戰爭」,毛孟靜狂言立法會進入了「戰爭狀態」。這令我們想起古往今來不同類型的戰爭,受害的不是別人,正是人民。反對派在立法會「宣戰」的時候,可曾得到港人的同意?

  猶幸,服務立法會多年的前立法會秘書長吳文華,日前出席一個節目時或許已為我們提供了解決當下窘境的「良方」。曾為立法會撰寫「議會天書」——《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歷史、規則及行事方式參考手冊》的吳文華透露,行管會遇到流會時可考慮扣減缺席議員薪金。她直言有關建議毋須修改議事規則,只須行管會同意即可。

  順帶一提,已被DQ的游蕙禎、梁頌恆早前被追討共一百八十六萬元的薪津,惟兩人於立法會還款「死線」已過仍未「回水」,事隔至今已有多日,有指立法會有關方面仍未向法庭提出申請,要求法庭作出裁決。這肯定是失職!

  謹寄語行管會,應做的事請盡快動手去做,莫再浪費時間,蹉跎歲月。套用財委會主席陳健波一句話:最重要是憑良心做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