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易豐說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在中銀監的新規之下是否違法違規,要由股東自己決定 大公報記者黃裕慶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裕慶安徽合肥報道:中銀監月中發出徵求意見稿,擬對商業銀行股權加強監管,同時規範銀行股東行為,預料徽商銀行(03698)將受影響,主要與銀行股東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的持股有關。徽商銀行董事會秘書易豐向《大公報》記者說,基金會是否違法違規,股東要自己決定;至於銀行股權架構日後會否出現變動,則關鍵是看監管機構最後如何處理。而徽銀亦將於近期在港設立工作室。
宋慶齡基金持近15%恐違規
徽商銀行是安徽省的最大型銀行,單計安徽省,其資產規模(截至今年9月底約為8252億元人民幣)比起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還要大。易豐在安徽合肥與本港傳媒會面時說,宋慶齡基金會早年透過幾家不同的公司購入徽商股權,每家公司的持股比例都不超過5%,加上當年的規定沒有那麼嚴格,故不需要審查,銀行也難以評估其持股是善意還是惡意。
根據徽商銀行向聯交所提交的資料顯示,基金會現時透過旗下多間公司,即中靜新華、中靜四海、中靜新華香港、Wealth Honest Limited及Golden Harbou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合共持有徽商14.81%股權。
不過,一旦中銀監提出的新規定正式落實,基金會是否能以現有方式繼續持股,將存在很大疑問。舉例說,新例要求將股東及其關聯方、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合併計算(包括一二手市場和境內外市場);此外,商業銀行主要股東也不得以其控制的金融產品同時持有同一商業銀行股份。
易豐續說,中銀監提出的新規定肯定是比較清楚的,惟銀行作為一家商業機構,無法約束股東行為,故基金會日後會否因此而需要減持徽商股權,仍要視乎監管機構的取態而定。他補充說,基金會當年大規模購入徽商股份,與H股公眾持股量下跌也有關係。
H股公眾持股不足兩成
截至今年10月底,徽商銀行的H股公眾持股量為19.68%,低於25%的最低水平。雖然徽商有意透過在內地A股上市,及配售H股來解決,但至今未取得重大進展。易豐表示,在未來兩、三年,徽商「補充資本的壓力不大」。
內地多個監管機構月中也發出徵求意見稿,擬加強對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監管。易豐指出,資產管理產品的規範化,有助約束風險,對銀行業務的經營有利,「應該早就規範」,徽商對此表示歡迎。
在下月至明年一月左右,徽商將於香港設立工作室,選址在中環中心。易豐表示,工作室主要是為了掌握香港資本市場的訊息,為有意「走出去」的徽商企業提供資訊,例如與法律、會計、監管方面的資料等,暫時不會做業務。至於會否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董事會辦公室主任洪偉表示,主要看銀行客戶對有關服務是否有實際需要,以及銀行的發展策略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