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央行周五在公開市場開展總額5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逆回購操作,包括300億元7天期、100億元14天期和100億元63天期三大品種,中標利率維持上期的2.45%、2.60%和2.90%。鑑於周五公開市場有3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最終實現淨投放200億元。至此,周內公開市場實現淨投放1500億元,較上周淨投放量縮減約81.5%。
利率處上升趨勢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稱,上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實現8100億元淨投放,很大程度紓緩近期銀行間市場持續上漲的流動性壓力,惟前期國債到期收益率快速上行,或將逐步傳導致國開債、企業債等其他債券品種,「從同業存單利率普遍上行看,現時市場整體或仍處利率上行趨勢中」。他提醒,通過「滾動式」逆回購操作,對沖到期資金雖有助緩解銀行間市場短期到期壓力,卻難對貨幣市場整體運行趨勢構成扭轉作用。
監管趨嚴流動性趨緊
中誠信國際評級與債券部分析師盧菱歌稱,央行此前持續放水,旨在對沖大額MLF到期、稅期高峰、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受惠於上周流動性補充,市場資金面緊張格局明顯緩和,且市場情緒亦被安撫。
申萬宏源宏觀首席分析師李慧勇強調,國際加息周期和預期及內地經濟復甦和監管的趨嚴,是流動性趨緊的兩大主因,「不能低估本輪利率市場上行的高度及持續性」。他預測,短期利率或易升難降,利率底部亦可能逐步抬升,預計未來十年期國債利率或升到4.1%至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