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建立認識國家的正確觀點/周八駿

時間:2017-11-23 03:15:42來源:大公網

  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強引擎。但西方機構關於全球經濟自由度、競爭力的排名,以及主權信用的評級,給中國的位置時常引起爭議。

  中國經濟實際與西方主流觀點相悖的現象決非偶然。隨着這樣的現象持續,西方的主流觀點也開始動搖。最新被廣為引證的事例,是美國《時代》周刊在11月13日那一期的封面,史無前例地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寫上「中國贏了」(China Won)。香港媒體報道了《時代》周刊的這一新動作,但是,缺乏反躬自省。

  轉變對內地文化的舊觀點

  在香港,近十多年來還呈現一種弔詭現象:不少人對國家依然持有負面的觀點,卻熱中於追捧在香港首次發行並上市的內地企業股份。

  11月8日,內地最大網絡出版公司閱文在香港交易所首日掛牌,不足半小時市值就直逼1000億港元。以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新股收市價計算,閱文僅次於1997年的北控和2007年的阿里巴巴。閱文是近十年凍結資金額最多的新股,每二十個香港人就有一人爭購。

  閱文新股受熱捧,究竟是因為它從騰訊分拆上市,借了騰訊的風光?抑或折射香港居民開始對內地文化形成積極的觀點?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1月8日,閱文的聯席首席執行官梁曉東和吳文輝在該公司上市儀式後稱,閱文股價表現反映市場對中國文化產業及公司的認同。《明報》11月9日的社評《閱文旋風對香港社會的啟示》稱:「近年內地網絡文學走向全球,甚至還有外語網上譯本,有機會成為中國流行文化軟實力馳騁國際的賣點,香港社會對內地發展認識不夠全面,對新經濟的觸覺不足,不利與時並進。」二者的觀點異曲同工,都肯定中國的文化「軟實力」正在形成。

  《明報》的社評進一步指出:「每當談到內地網絡,很多港人即時聯想到的,就是審查、抄襲、侵權、『山寨』等負面描述,部分人更質疑『沒有自由哪有創意』,雲雲。」「可是閱文的成功,其實是港人從另一角度了解國情的機會。」「外界向來認為網絡文學充斥抄襲盜版,難有利潤,可是閱文成功洗刷這一負面形象。論平台規模,閱文甚至可與美國亞馬遜電子書平台分庭抗禮。」在內地網絡出版平台上,奇幻小說異軍突起,「內地新生代科幻作家劉慈欣和郝景芳,先後在2015及2016年奪得世界級科幻小說雨果獎,反映內地流行文學不僅雅俗共賞,更能登大雅之堂。」

  我相信,在競購閱文的香港居民中不乏只從股票投資角度看問題的人,他們未必關注和認同內地文化。但是,我也相信,隨着內地文化產業的更多作品被國際社會承認、更多企業在香港上市,香港社會必將轉變關於內地文化的舊觀點。

  「中國智慧」是「軟硬實力」

  在廣義上,關於經濟自由度、競爭力的排名和關於主權信用的評級,都屬於文化。《時代》周刊承認「中國贏了」,不久前國家財政部撇開西方主要評級機構,在香港發行20億美元國債,獲市場歡迎,以及香港證券市場熱烈追捧閱文等,這一系列現象都反映了同樣的本質——中國在迅速提升「硬實力」的同時,正在明顯提升「軟實力」。所謂「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就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

  在西方,衡量國家或地區「硬實力」所建立的一系列統計指標,已在全球流行。正是依據同樣的指標體系,國際社會接受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強引擎。問題在於,西方建立的「軟實力」標準,是基於假設所謂西方文明是普世的,這當然不可能為世界上所有國家認同。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西方資本主義,於是,在衡量中國的「軟實力」上,西方的評價與事實越來越相悖。由於歷史因素,香港社會主流至今仍舊採納西方的雙重標準,承認內地在「硬實力」上不斷超前,卻不承認內地在「軟實力」上正為人類文化的百花園增添美麗而富生命力的「牡丹」。

  香港必須盡快校正這樣的偏差。香港特區不僅不能繼續為西方看待中國的雙重標準所困擾,而且必須為推動國際社會建立關於中國發展的正確觀點做貢獻。

  為此,香港的大學研究機構和民間智庫,應當努力修正西方關於經濟自由度和競爭力指標的偏見,讓中國經濟體制活力和國際競爭力得以被準確衡量和反映。香港金融市場和相關企業,應當協助國家建立修正西方偏見的信用評級機構,客觀衡量和反映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信用狀況。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和相關企業,應當主動與內地同行合資合作,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完全可以預期,香港的大學研究機構和民間智庫,香港的金融市場和文化創意產業及其相關企業,也都將同時得以發展壯大。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