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滙豐香港退休金主管葉士奇(右),以及滙豐環球投資管理多元資產及財富管理(香港)投資總監Denis Gould
香港強積金市場競爭加劇,滙豐銀行及旗下恒生銀行(00011)同時宣布,由12月1日起,下調10隻指定成分基金的基金管理費,減幅介乎4%至27%不等。積金局對此表示歡迎,相信今次減費可令「數以百萬計」強積金帳戶持有人受惠。市場人士認為強積金市場將面對減價壓力,但提醒打工仔除留意收費外,基金回報表現和公司服務質素也是重要考慮因素。/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滙豐、恒生下調基金管理費的10隻成分基金,「智選計劃」下有八隻基金,「自選計劃」下則有兩隻基金。10隻成分基金管理費減幅介乎4%至27%,最低下調至每年資產淨值的0.75%。(詳見附表)
業界:有減價壓力
對於兩家大型銀行同時宣布下調強積金收費,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形容「減幅幾大」,預料「將為市場帶來減價壓力」,整體對打工仔有好處。惟他提醒,選擇強積金受託人時,除收費外,同時要從基金回報表現、公司服務質素作綜合評估。他續說,上述三個環節中,下調收費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做到,提升基金表現則相對困難。
以滙豐、恒生收費減幅最顯著的智選計劃保證基金為例,現行收費為1.75%,新收費則為1.275%,減幅達27%。不過,據晨星截至今年10月31日統計,該基金年初至今回報僅1.78%,在全港23隻保證基金產品中排於「尾六」位置。
今次下調收費,是滙豐和恒生自2007年起第六次下調收費。滙豐香港退休金主管葉士奇表示,預計大約有150萬個帳戶受惠。恒生銀行保險業務主管鄧子平說,逾八成帳戶將會受惠;恒生將繼續檢視旗下強積金計劃,以保持競爭力並提升整體服務水平。
葉士奇續說,滙豐將定期檢視基金收費水平,除考慮規模效益、策略及投資目標外,市場競爭亦是考慮因素之一,指每間供應商均有收費標準,不評論今次減價會否引發「減價戰」。對於積金局正研究容許計劃成員在退休前,提取部分強積金權益作首次置業之用,他認為現時評論言之尚早,有待政府及積金局發出更多指引。
近年半63隻基金減價
積金局歡迎再有強積金服務提供者調低基金管理費,預期是次減費可令數以百萬計強積金帳戶持有人受惠。此外,該局預期「其他強積金服務提供者會進一步降低基金收費,令更多計劃成員得益。」
市場人士指出,積金局今年四月推出「預設投資策略」,是促使收費下調原因之一。該局表示,自「預設投資」相關法例於2016年5月通過以來,截至上月底,市場已有63個強積金基金減價,最高減幅達54.55%。強積金基金平均開支比率,亦已由2007年12月底的2.1%,降至上月底的1.55%,減幅達26%。該局估計,隨着是次收費調整,基金開支比率將會進一步下調。